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矛盾之一,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东北东部地区既是我国地缘环境复杂的沿边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和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化,东北东部地区作为东北地区内部日益被边缘化的问题区域得以为更多人所关注。以“东边道”建设为契机,打造东北东部地区交通通道,改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失衡的状况,已成为我国“十一五”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要点之一。“东边道”建设对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区域资源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及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也必将引发东北东部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空间结构的一系列变动和响应。可以构想,依托“东边道”,必将形成纵贯东北东部地区的发展轴线和东北东部交通经济带,这样,东北地区将形成一主(中部交通经济带)和一辅(东部交通经济带)两大经济轴带相互促动的新的经济空间结构。鉴于从交通条件的研究出发来探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问题,对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本文以区域空间结构和交通经济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东北东部地区的区域特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以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进而系统研究“东边道”及由其促生的东北地区东部交通通道体系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结合东北地区东部的区域特性,分析其地域结构的演进过程,进而提出构建东北东部交通经济带,以优化经济空间结构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