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石墨/聚合物导电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dtt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电复合材料是由高分子基体材料与导电填料以一定的复合方式混合在一起得到的导电材料。其复合方式有溶液复合,混炼加工混合以及原位聚合等多种。常用的导电填料有导电金属(如金、银、铜和铝等)及非金属材料(如炭黑、石墨等)。在本论文中,我们选择以可膨胀石墨为原料,经过高温膨胀和超声波震荡处理得到了纳米石墨,并进一步分别对纳米石墨进行氧化和还原处理得到再氧化石墨和还原石墨。分别对聚乙烯醇、聚苯乙烯和纤维素等高分子基体材料进行适当地改性,以改善与纳米石墨导电填料的界面相容性。通过与纳米石墨、再氧化石墨以及还原石墨等导电填料复合制备出九种新型的导电复合膜。对所得到的导电材料的性能进行测定,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具体分为六部分:把可膨胀石墨迅速升温至1050℃,得到膨胀石墨,再经过超声波震荡处理制得纳米石墨(nanoscale graphite简称为NanoG)。利用硝酸对NanoG进行氧化处理得到氧化纳米石墨(oxided NanoG简称为ONG);采用电解方法还原处理NanoG得到了还原纳米石墨(reduced NanoG简称为RNG)。通过SEM观察分析,得到的NanoG片层厚度最小可以达到40-70nm,宽度可以高达2μm。NanoG片层堆积毫无规则,片层间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孔洞。结合XRD图和SEM可以得出结论:尽管NanoG非常薄,它们也不是单一的石墨层。按照一片NanoG的厚度在40-70nm之间,及每一个石墨层的厚度假定为0.5nm进行计算,一片NanoG应该含有80-140个单一石墨层。SEM分析还发现,NanoG、RNG和ONG的表面形态没有显著的区别,但是,电导率和氧元素含量均有差异,NanoG填料的电导率(0.1311 S·cm-1)大于ONG(0.0727 S·cm-1)而小于RNG(0.5345 S·cm-1),NanoG(15.53wt%)的氧元素含量大于RNG(13.67wt%)而小于ONG(21.91wt%)。通过聚乙烯醇与氯乙酸作用,在聚乙烯醇分子链上引入羧甲基官能团得到羧甲基聚乙烯醇(CMPVA)。在超声波作用下,把NanoG均匀地分散在羧甲基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然后将此悬浮液倾倒在塑料薄膜上干燥除水,就得到了NanoG/羧甲基聚乙烯醇导电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证明了羧甲基官能团已经被引入到聚乙烯醇分子链上,而且利用电导滴定测定了它的羧甲基官能团的取代度为2.77%。实验表明,引入的羧甲基官能团所携带的羧基阴离子促进了带有正电荷的NanoG在羧甲基聚乙烯醇溶液中的分散。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及XRD表征可以看出羧甲基聚乙烯醇基体的结晶程度有所减弱,利于NanoG在其中的分散。采用SEM观察NanoG/羧甲基聚乙烯醇导电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发现NanoG均匀地分散于羧甲基聚乙烯醇基体中。NanoG/羧甲基聚乙烯醇在室温下的导电渗滤阀值可以低至0.80 wt%。在硫酸银催化下把乳液聚合的聚苯乙烯用浓硫酸磺化处理得到了聚苯乙烯磺酸(PSS)。在磺化过程中,磺酸基被引入到聚苯乙烯的苯基上。在超声波震荡下,NanoG均匀分散于磺化聚苯乙烯水溶液中,然后把分散液倾倒于塑料薄膜上得到NanoG/磺化聚苯乙烯导电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证明,磺酸基已经被引入到聚苯乙烯的苯基侧链上。引入的磺酸基由于电离而形成的磺酸基负离子促进了带有正电荷的NanoG的分散。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NanoG/磺化聚苯乙烯导电复合膜的形貌特征,可以发现NanoG均匀地分散于磺化聚苯乙烯基体中,磺化聚苯乙烯分子链已经均匀地插入到NanoG的片层中间。NanoG/磺化聚苯乙烯导电复合膜在填料的体积分数为0.2vol%时,它的室温电导率可以达到1.25×10-4S·cm-1,并且它的导电现象可以用经典的渗滤理论进行解释。用硫酸对聚乙烯醇进行酯化得了聚乙烯醇硫酸酯(PVA-S),通过对采用微库仑仪测定得到的硫含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聚乙烯醇的酯化度仅为1.60%。通过溶液复合法制得NanoG/聚乙烯醇硫酸酯导电复合膜。用SEM确认了NanoG/聚乙烯醇硫酸酯导电复合膜的形成。该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均随着石墨填料的增加而下降。NanoG/聚乙烯醇硫酸酯导电复合膜的导电性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说明温度是控制电导率的一个重要因素。NanoG/聚乙烯醇硫酸酯导电复合膜具有较低的导电渗滤阀值(0.2 wt%),其最高电导率为5.4×10-5 S·cm-1。利用硫酸与硝酸的混合酸硝化纤维素得到硝酸纤维素。利用粘度法测定了制备的硝酸纤维素的分子量为1.3×105 g·mol-1。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确定了硝酸纤维素的结构。通过凯氏定氮仪对煮解的硝酸纤维素试样的氮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得出每个葡萄糖单元的硝化取代度为2.75。分别把NanoG、RNG和ONG加入到硝酸纤维素的丙酮溶液中,经过超声波震荡处理,挥发溶剂后得到三种纳米石墨导电复合膜。三种纳米石墨导电复合膜的电导率随着导电填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在低石墨粒子含量区域,他们的电导率相互比较接近,甚至导电渗滤阀值都是彼此相等,说明NanoG、RNG和ONG具有相近的纵横比。但是当石墨填料的质量分数上升到3wt%时,对应于NanoG、RNG和ONG的三种导电复合膜的电导率变化有了差异,分别达到0.0385,0.3333,0.0078S·cm-1。在浓硫酸催化下,用醋酸酐对纤维素进行乙酰化处理制备得到乙酸纤维素,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经过测定其分子量为2.2×105g·mol-1,乙酰基在每个葡萄糖单元的取代度在2.27-2.43之间,通过改性改善了纤维素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丙酮和乙酸)中的溶解性能。通过溶液共混方法分别制备了NanoG/乙酸纤维素、ONG/L酸纤维素和RNG/乙酸纤维素的导电复合膜。对电导率进行测定发现,纳米石墨/乙酸纤维素复合导电膜的电导率随石墨填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导电渗滤阀值约为2wt%。三种填料的导电复合膜的导电性能大小排序为:NanoG>RNG>ONG。通过电镜分析可以看出,三种纳米石墨粒子均能较好地分散在乙酸纤维素基体中,其中,ONG的分散效果略好一些。热重分析表明,ONG略微增强了乙酸纤维素的热稳定性,RNG在导电复合膜的热降解过程中显示出其自身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建立了猪肉中肾上腺素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甲醇(95+5)提取,C18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本方法定量限为
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留学生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3—2005年为时间跨度。对国内外留学生教育的现状与我校留学生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我校现有长期留学生186名,他们
目的探索热必清颗粒应用于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平行对比原则和随机原则对我院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6例进
尽管从希腊神话中我们知道了创造音乐的是缪斯女神,可是我们实在无从得知这位女神的生日是哪一天。然而我想缪斯女神的生日一定是在每年的年底岁末,因为每逢此时总是令广大
我国的林业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而林业能保护我们的生态平衡,孕育出许多木材供人们使用,林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沙大的内蒙古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
用恒温水浴中汞渗透管的汞蒸气发生装置以及烟气主要气体成分模拟烟气条件,在小型固定床试验台上开展天然沸石、膨润土和蛭石及其化学改性剂作为吸附剂脱除气态汞的试验研究。
约瑟夫-莫里斯·拉威尔(Joseph-Maurice Ravel),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拉威尔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创作思维严谨朴素,在继承传统作曲技法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消费观念日益普及,加上支持网上购物的各种条件日益改善,网上购物这一新型消费方式正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然而,随着网上购物的不断发展,隐藏于
现代企业竞争焦点汇集到企业供应链上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外贸进出口加工类型企业尤为重要。SOA技术正好为解决系统响应业务流程变更而快速重构的问题带来了出路。据此,
目的:血小板激活、聚集、引发血栓形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 )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后并发血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