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绝大多数肿瘤患者中,DC的功能和表型都存在缺陷而不能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新近研究发现肝癌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升高,我们也观察到肝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为阐明肝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增加的潜在机制,我们以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而成的DC作为模型,研究肝癌细胞培养上清对单核细胞来源DC的分化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与肝癌细胞上清共培养能显著抑制单核细胞向DC的分化,所产生的未成熟DC表面仍维持较高的CD14分子但下调CD1a的表达。有意思的是,这些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如CD80、CD86、CD40和HLA-DR等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呈现为分化不完全并被预活化的细胞表型。同时,肿瘤上清共培养能使这类DC分泌大量的IL-10并阻断其成熟。在成熟刺激剂的诱导下,这类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下调其IL12和TNF-a的产生并增加IL-10产量。在对DC功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经肿瘤上清共培养所产生的DC,其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受到显著抑制,而且主要是选择性的阻断CD8<+>淋巴细胞增殖。虽然这类DC对CD4<+>细胞的总体增殖并无影响,但能选择性的刺激CD4<+>CD25
FOXp3<+>的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这些结果表明:肝癌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能抑制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其成熟过程,产生不完全分化和成熟的DC来选择性的抑制CD8<+>淋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这可能是肝癌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和树突状细胞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这些结果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确定肝癌细胞调控DC分化的主要成分以及阐明其刺激产生调节性T细胞的潜在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还对相关的实验方法进行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