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清肺汤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反复发作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研究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最常见的定植菌。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不规范的抗生素使用等原因导致PA成为较为常见的耐药菌,其一旦定植则很难彻底清除。PA定植的支扩患者较无PA定植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临床症状更为严重、肺功能下降更快、气道炎症因子水平更高、放射学累及范围更广且程度更重、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更频繁、全因死亡率更高。反复急性加重是支扩症的临床特点之一,也是疾病临床进程中的重要事件。PA定植是支扩患者频繁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反复急性加重不仅会造成肺功能的急剧下降以及肺组织的损伤,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而且由此导致的住院次数增加,给个人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针对PA定植的药物主要有吸入抗生素及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但在我国吸入抗菌素尚不可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耐药风险及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的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治疗耐药菌感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通过严谨缜密的科学研究阐释了古方在耐药菌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如调节机体免疫,直接杀菌或抑菌,延缓或抑制细菌耐药等。我们在临床实践、前期证候调查及临床研究等基础上,结合东垣“阴火学说”,所总结出协定方剂“补脾清肺汤”在减少支扩或合并PA定植的患者反复发作方面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故我们开展了关于补脾清肺汤治疗支扩合并PA定植的研究,客观评价其对PA定植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临床研究2.1 目的客观评价补脾清肺汤对PA定植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对定植菌的长程管理方面的优势。2.2 方法本研究的设计方法为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合并PA定植的支扩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7年11月到2019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就诊的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补脾清肺汤颗粒+健康教育+体位排痰)与对照组(阿奇霉素片+健康教育+体位排痰)。统计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等方法。计数资料采用校正卡方检验等。根据P值小于0.05判定统计学意义。2.3 结果2.3.1 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PA定植支扩患者72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其中观察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5例,占16.13%,女性26例,占83.87%;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53.93±10.68岁;病程20.96±12.87年;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1.74±0.89次;生活质量(SGRQ)29.87± 19.53分。对照组患者,男性7例,占24.14%,女性22例,占75.86%;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52.90±13.28岁;病程16.59±14.78年;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14±1.57次;生活质量(SGRQ)32.07±19.42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严重程度指数(BSI)、生活质量(SGRQ)、肺功能(FEV1%pred、FEV1/FVC)、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等方面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 治疗前后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在治疗12周内,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为0.32次/人,对照组则为0.55次/人,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内及48周内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0.74次/人和1.03次/人,对照组分别为1.17次/人和1.45次/人,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之间治疗12周及治疗24周后生活质量变化综合评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SGRQ总分为24.71±15.29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6.14±8.98分;24周时则为21.60± 15.6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25±15.6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SGRQ总分为27.16±18.68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4.91±8.09分;24周时则为24.63±17.76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7.45±9.24分。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问卷总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圣·乔治问卷总分差值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3.4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为13.10±3.89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3.29±3.63分;24周时则为9.16±4.2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7.23±4.1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为19.31±5.93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52±5.55分;24周时则为14.62±5.0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4.21±5.51分。治疗12周及24周后,观察组及治疗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治疗组(P<0.05)。2.3.5 肺功能变化比较肺功能指标包含FEV1%pred及FEV1/FVC。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pred为51.35±22.61%,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79±9.50%;24周时则为51.99±23.10%,与治疗前相比增加2.44±10.34%。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pred为55.80±24.52%,与治疗前相比增加3.80± 11.39%;24周时则为56.06±26.48%,与治疗前相比增加4.06±12.26%。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FVC为65.58±14.18%,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30±9.39%;24周时则为65.83±17.76%,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55±11.38%。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FVC为68.15± 14.49%,与治疗前相比增加4.62±11.14%;24周时则为67.64±12.07%,与治疗前相比增加 4.12±9.76%。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 支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指数(BSI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BSI评分为7.52±3.60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77±2.36分;24周时则为6.48±3.80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2.81±2.9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BSI评分为7.07±4.46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90±1.74分;24周时则为6.00±4.21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2.97± 1.38分。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S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24周后BSI评分差值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7 痰培养结果比较由于部分患者无痰、少痰及送检标本不合格等原因,未能进行统计学分析。2.3.8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结论(1)补脾清肺汤与阿奇霉素均能减少PA定植支扩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补脾清肺汤在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方面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2)补脾清肺汤可改善PA定植支扩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等)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3)通过补脾清肺汤对PA定植支扩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探索,初步证明中医药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定植菌的长程管理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西藏,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人民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西藏独有的人文资源优势孕育着西藏民族传统手工业产品的传承与发展,具有藏文化底蕴和藏文化特点的民族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享有殊胜的声誉和明显的市场竞争比较优势。然而,由于西藏地区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高质素人力资源匮乏,尤其是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中高端管理人才更是存在严重缺口,因此,西藏地区的民族手工业虽然有政策优势支持和庞大的
学位
首先阐述创新实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展示研究活动的必要性和价值;然后论述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施翻转教学、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施主体教学以及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施虚拟教学。
随着中国日益被推进世界舞台中央,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选择来中国学习和工作。据教育部数据统计,在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在华留学生的数量几乎增长了一倍。这些留学生在中国生活时会在互联网平台上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其中涌现出一些较为知名的外籍博主,他们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和丰富有趣的内容,吸引了很多的粉丝关注。疫情期间,部分外籍博主更是积极主动地为中国发声,成为了主流媒体的有力补充和国家形象内外建构的
本文以战后美国保守主义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客观描述战后美国保守主义思想的建构过程,结合美国政治实践分析并阐释保守主义思想的理论核心,澄清其与自由主义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关注21世纪美国保守主义的极端化转向,并考察这一转向的表现与其背后隐含的深层原因,合理预判保守主义转向极端将引发的政治后果,为解读当前美国社会的政治发展提供有效分析模式。战后美国保守主义以反对新
研究目的通过筛选、整理分析初诊肝癌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探索肝癌的证候分布特征,分析中医临床治疗肝癌的用药规律、中西医结合诊治肝癌特点,总结中医治疗肝癌的用药经验,为规范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处方用药提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初诊肝癌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运用SPSS26.0、SPSS Modeler14.2等软件
背景稳定性冠心病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目前,稳定性冠心病的管理以生活方式干预,强化药物治疗和减少危险因素为主。但即使经过有效管理,有些患者仍会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降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但会引起5%至10%的再狭窄风险,且难以改善心血管远期预后。以上问题表明,冠心病需要开发新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来改善疗效和预后。中医药治疗通过个体化施治,在防治冠
目的早年不良经历导致成年后精神障碍易感性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HPA轴功能失调、神经可塑性降低以及表观遗传学改变是主要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神经电生理研究在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母婴分离动物模型是早年不良经历致抑郁易感性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重要工具。前期研究显示,温阳解郁方对母婴分离小鼠造成的行为异常、HPA功能亢进、神经递质改变及神经可塑性降低都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局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