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研究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最常见的定植菌。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不规范的抗生素使用等原因导致PA成为较为常见的耐药菌,其一旦定植则很难彻底清除。PA定植的支扩患者较无PA定植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临床症状更为严重、肺功能下降更快、气道炎症因子水平更高、放射学累及范围更广且程度更重、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更频繁、全因死亡率更高。反复急性加重是支扩症的临床特点之一,也是疾病临床进程中的重要事件。PA定植是支扩患者频繁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反复急性加重不仅会造成肺功能的急剧下降以及肺组织的损伤,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而且由此导致的住院次数增加,给个人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针对PA定植的药物主要有吸入抗生素及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但在我国吸入抗菌素尚不可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耐药风险及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的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治疗耐药菌感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通过严谨缜密的科学研究阐释了古方在耐药菌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如调节机体免疫,直接杀菌或抑菌,延缓或抑制细菌耐药等。我们在临床实践、前期证候调查及临床研究等基础上,结合东垣“阴火学说”,所总结出协定方剂“补脾清肺汤”在减少支扩或合并PA定植的患者反复发作方面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故我们开展了关于补脾清肺汤治疗支扩合并PA定植的研究,客观评价其对PA定植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临床研究2.1 目的客观评价补脾清肺汤对PA定植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对定植菌的长程管理方面的优势。2.2 方法本研究的设计方法为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合并PA定植的支扩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7年11月到2019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就诊的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补脾清肺汤颗粒+健康教育+体位排痰)与对照组(阿奇霉素片+健康教育+体位排痰)。统计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等方法。计数资料采用校正卡方检验等。根据P值小于0.05判定统计学意义。2.3 结果2.3.1 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PA定植支扩患者72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其中观察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5例,占16.13%,女性26例,占83.87%;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53.93±10.68岁;病程20.96±12.87年;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1.74±0.89次;生活质量(SGRQ)29.87± 19.53分。对照组患者,男性7例,占24.14%,女性22例,占75.86%;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52.90±13.28岁;病程16.59±14.78年;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14±1.57次;生活质量(SGRQ)32.07±19.42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严重程度指数(BSI)、生活质量(SGRQ)、肺功能(FEV1%pred、FEV1/FVC)、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等方面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 治疗前后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在治疗12周内,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为0.32次/人,对照组则为0.55次/人,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内及48周内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0.74次/人和1.03次/人,对照组分别为1.17次/人和1.45次/人,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之间治疗12周及治疗24周后生活质量变化综合评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SGRQ总分为24.71±15.29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6.14±8.98分;24周时则为21.60± 15.6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25±15.6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SGRQ总分为27.16±18.68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4.91±8.09分;24周时则为24.63±17.76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7.45±9.24分。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问卷总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圣·乔治问卷总分差值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3.4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为13.10±3.89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3.29±3.63分;24周时则为9.16±4.2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7.23±4.1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为19.31±5.93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52±5.55分;24周时则为14.62±5.0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4.21±5.51分。治疗12周及24周后,观察组及治疗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治疗组(P<0.05)。2.3.5 肺功能变化比较肺功能指标包含FEV1%pred及FEV1/FVC。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pred为51.35±22.61%,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79±9.50%;24周时则为51.99±23.10%,与治疗前相比增加2.44±10.34%。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pred为55.80±24.52%,与治疗前相比增加3.80± 11.39%;24周时则为56.06±26.48%,与治疗前相比增加4.06±12.26%。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FVC为65.58±14.18%,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30±9.39%;24周时则为65.83±17.76%,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55±11.38%。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FVC为68.15± 14.49%,与治疗前相比增加4.62±11.14%;24周时则为67.64±12.07%,与治疗前相比增加 4.12±9.76%。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 支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指数(BSI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BSI评分为7.52±3.60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77±2.36分;24周时则为6.48±3.80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2.81±2.9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BSI评分为7.07±4.46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90±1.74分;24周时则为6.00±4.21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2.97± 1.38分。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S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24周后BSI评分差值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7 痰培养结果比较由于部分患者无痰、少痰及送检标本不合格等原因,未能进行统计学分析。2.3.8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结论(1)补脾清肺汤与阿奇霉素均能减少PA定植支扩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补脾清肺汤在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方面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2)补脾清肺汤可改善PA定植支扩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等)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3)通过补脾清肺汤对PA定植支扩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探索,初步证明中医药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定植菌的长程管理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