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185nm、313nm紫外光作为光源,模拟对流层条件研究CS转化为COS的反应及模拟平流层条件研究COS在光作用下的汇.采用气相色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监测产物.研究结果表明,185nm、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85nm、313nm紫外光作为光源,模拟对流层条件研究CS<,2>转化为COS的反应及模拟平流层条件研究COS在光作用下的汇.采用气相色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监测产物.研究结果表明,185nm、313nm光作用CS<,2>均产生CS自由基,有O<,2>存在时CS<,2>可通过CS自由基与O<,2>的反应转化为COS;185nm光照COS可发生光解离反应,有O<,2>条件下进而转化为SO<,2>、SO<,3>等.在185nm和313nm光作用下,CS<,2>-O<,2>和CS<,2>-空气体系的生成产物为COS、SO<,3>、SO<,2>、CO、CO<,2>,有H<,2>O(g)存在时产物中含有H<,2>SO<,4>.光照时间、体系中的O<,2>量、外加N<,2>和H<,2>O(g)对COS的生成量有影响. 185nm光作用COS-O<,2>、COS-干(或湿)空气体系时,COS转化为SO<,3>、SO<,2>、CO<,2>、CO.O<,2>的分压对COS的影响较复杂,少量O<,2>存在,有助于COS解离,随O<,2>量的逐渐增加,COS转化率反而逐渐下降,最后趋于平衡.H2O(g)的存在明显促进COS光解离.通过以上研究,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光作用下大气中COS的源和汇及评估COS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也为我们采用光技术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研究了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图像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研究了PH值、Ni~(2+)浓度、分散剂聚乙烯毗咯烷酮(PVP)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变化对产物镍粉的大小、形貌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反应体系的PH值影响反应速度和粉体纯度;SDS和PVP均可以大大延缓反应速度,适量的SDS或PVP可以有效控制粉体粒度;在85℃、PH值为13、Ni~(
本课题来源于国内某大型企业的技术合作项目。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柴油机零件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低、焊接质量差、生产环境差的缺点,开发一个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提高我国造船
本文以工业园区内雨水系统的复合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雨水和景观水体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降雨情境及加入旱季污染存积前后等情形下,雨水排放口水量和污染物变化情况及其对河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控制雨水复合污染的措施,并代入模型分析雨水复合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根据研究区域雨水管网走向,布置雨水系统水质监测点,监测指标为COD、氨氮、总磷,并于2016年1月、4月、6月、7月、8月、9月、11月进行7次水质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下,人口红利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建筑的整体设计风向.愈发爆炸的人口系数与愈发狭小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在这样的条件下,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不断
该试验采用颗粒活性炭作载体,研究了内循环流化床生物活性炭法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净化效果.通过试验逐步对反应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内部流化区,外部沉淀区,后续活性炭滤
通过对聚丙烯(PP)/改性碳酸钙(CaCO3)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可以看出铝酸酯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改性后,纳米碳酸钙对PP的增韧效果最为明显。制备PP纳米复合材料时以PP-g-GMA-St作为相
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和人口的增长,大规模的海洋工程及大量工农产业兴起,排放海域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急剧增加。根据近几年海洋环境监测资料分析来看,烟台市北部近岸海域的
闪耀一次休息十几年 2004年,欧洲宇航局在我们的银河系大约1.5万光年远的地方发现了这样一种怪星,开始以伽马射线爆招惹人去观察它,没几天伽马射线就消失了,继而是强烈的闪光。这闪光强烈到什么程度?每次闪光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在1万年散发的能量!因此这种闪光异常耀眼,属于可见光。在3天的时间里,闪光了大约40次后,它又变了,变成发射近红外范围的闪光,持续时间约11天。之后它就消停了,什么光线也不发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好氧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于欧洲,现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