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一直以来是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决策部署,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坚持把保障性住房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由于处在保障房建设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存在诸如财政投入不够,政策落实难,融资难,管理漏洞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了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健全体系的角度出发,着力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保障性住房体系管理的研究。本文的核心研究思想是: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加强对保障性住房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分类保障理论和差别定价理论,本文从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体系的视角出发,首先,通过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的资金现状和问题,得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的途径,为供应体系的完善打牢基础。其次,通过分析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现状和问题,得出建立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途径。最后,通过分析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现状,结合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和管理的要求,提出保障性住房监督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完善,为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完善提供持久的保障。研究表明,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既要量力而行,也要科学划分,更要加强管理。由于保障房的特殊性,政府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要加大融资渠道、体系建设、监督管理的研究,积极引导,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