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服务环境下RBAC扩展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正在影响着世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互联网。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推广,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使用互联网时保护自己和组织的利益,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有可能影响互联网应用的问题。 万维网服务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所承认并利用。然而,万维网服务所具有的松散耦合性、开放性和可组合性等特性,使得其安全性十分脆弱,访问控制就是其中一方面。任何一个组织在进行开发、应用万维网服务软件时,必须要实现访问控制系统。由于组织自然具有的分工结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有着极好的性能,使得它在现今已经成为一种成熟并被普遍接受的访问控制模型。 访问控制传统上仅仅针对单一管理域处理角色及其与客体的访问控制关系。但是,在万维网服务环境下,服务组合可以延伸到跨管理域范围。此时,所要建立的访问控制系统就需要在跨管理域环境下对所需要保护的客体的访问进行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组万维网服务环境下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扩展模型,试图将这种模型应用于跨管理域万维网服务组合应用的设计与开发。模型分本地模型和全局模型。本地模型不涉及跨管理域问题,但引入了万维网服务环境下的访问控制中客体的扩展;全局模型是对本地模型的进一步扩展,引入了组织实体,通过角色映射完成跨管理域的角色无法统一管理等问题。一组而非单一模型,旨在希望模型能够被灵活选用。 文章随后对该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给出了模型的验证。随后又通过项目中一个开发实例以及另一个简单的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模型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应用中的两种开发模型进行了比较。 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的万维网服务环境扩展模型,针对当前万维网服务环境下对跨管理域服务组合中的访问控制问题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组灵活的参考模型。通过对这个模型的软件实现可以发现,该模型能够解决万维网服务下的访问控制问题,且不影响原有的本地访问控制系统。最终验证了模型的安全性与灵活性。
其他文献
跨越语言障碍,实现人们不同语言之间的自由交流,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个梦想。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机器翻译就吸引了相当可观的资金,尤其是军备竞赛在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现如今,以CPU+GPU为主的异构模式被广泛的使用,06年CUDA编程架构的推出大大提高了GPU的可编程性,各领域内使用CUDA进行加速的应用程序大量出现。CUDA的架构中引入了STMD的概
无线自组网中各个节点可以任意的移动,导致节点间传输路径的频繁中断,大量的重路由操作消耗了有限的网络资源,降低了路由协议的性能。如何在这样的网络中选择一条稳定的路径,最大
近几年来,云计算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互联网在线业务的用户也不断增多,导致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内部流量大幅增长、网络带宽资源竞争激烈。数据中心现有的转发机制是通过静态哈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实现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己成为目前学术界和商业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为了保证电子商务
在现代MPI并行应用中,聚合通信操作被广泛使用。聚合通信操作不仅在科学计算上占据大部分时间消耗(有时可高达70%),同时也为程序员提供更便捷编程接口。然而软件实现的聚合通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面对的烦恼不再是信息资源的贫乏而是资源过剩甚至于泛滥
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量高速增长,给个人、企业和数据中心数据的管理和保护带来重大挑战。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缩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备份领域,随着系统规
粒度计算作为近年研究领域的热点,为数据挖掘研究的许多方面提供了概念上的框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概念和模式对粒度计算进行了研究。近年来,粗糙集理论已经变成了粒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数据交换、事务交易和人们进行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其潜在的危险性如病毒、攻击等越来越严重,网络正逐渐成为被恶意破坏的重点目标。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