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酸浆是一种茄科植物中草药,生长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它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理特性。假酸浆中含有油酸、亚油酸、生物碱、黄铜、脂肪和蛋白质等多种成份。除此之外,假酸浆植物中还含有大量的多糖类化合物,目前国内外正在热衷于研究各种植物的多糖类化合物,而对于假酸浆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提高工业生产假酸浆多糖的效率,进一步研究假酸浆中多糖的提取及纯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假酸浆为研究对象,对假酸浆中多糖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纯度鉴定进行一定的研究。采用木瓜蛋白酶法提取假酸浆中的多糖,考察了酶用量、pH、温度和时间四个单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L9(34)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假酸浆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酶用量3%,pH7.5,温度55℃,提取时间50min.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6.02%.采用酶法与Sevage法联用进行脱蛋白研究,通过最佳的酶法提取条件以及Sevage法的使用次数同时进行的条件下,确定了假酸浆多糖脱蛋白的最佳方法:最佳的酶法提取条件与Sevage法两次联合,此时脱蛋白率为77.33%,多糖保留率为71.52%.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了脱色研究,考察了树脂用量、温度和时间三个单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L9(33)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假酸浆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树脂用量3%,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测得的脱色率为70.2%.将脱色后的假酸浆多糖通过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分级,确定PⅠ、PⅡ、PⅢ、PⅤ为假酸浆多糖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各级分进行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可得到单一对称峰;采用冻融分析可得到均一淡黄色透明液体,由此证明PⅠ、PⅡ、PⅢ、PⅤ都是均一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