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菌粗毒素相关理化性质及致病机理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 Sacc.)是水稻三大病害中流行情况最复杂、潜在威胁最大的病害,对稻谷产量和品质影响都非常大。目前认为最有效的的防治方法是培育抗病品种,但是由于其生理小种变异较快,运用传统的育种方法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而利用稻瘟菌粗毒素作为选择压的突变体筛选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参照刘文萍等人的方法提取稻瘟菌粗毒素,测定粗毒素对水稻和大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粗毒素理化性质及其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同时在室内测定了几种化学药剂对稻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为了解稻瘟菌的致病机理及水稻抗病育种奠定基础。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稻瘟菌粗毒素相关理化特性研究表明:稻瘟菌粗毒素对水稻和大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中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83%以上,对根系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9%。进一步对其相关特性进行测定表明稻瘟菌粗毒素有效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达68.35 ug/ml,且该粗毒素是一种酸碱稳定性较高,耐热性、紫外线稳定性较强的物质。2.不同培养条件对稻瘟菌产毒素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7d、培养基pH6.5且在光照交替条件下最有利于稻瘟菌毒素的产生,而对毒素的产生最有利的C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有利的N源为硝酸铵。3.稻瘟菌粗毒素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稻瘟菌粗毒素对水稻叶片叶绿素有很大破坏作用或对叶绿素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将粗毒素稀释2倍,与水稻叶片共培养48 h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减少85%以上,并且毒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水稻叶绿素含量越低。4.稻瘟菌粗毒素对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稻瘟菌粗毒素对水稻叶片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歧氧化物酶(SOD)等寄主防御酶活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粗毒素稀释2-4倍时,POD、PPO、PAL、SOD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当稀释8倍时,这些酶的活性则变化很小,说明毒素含量比较低的时候对酶活性的影响也较小。防御酶的活性与毒素处理的时间密切相关,通常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不断升高;毒素处理36-72 h后,酶活性达最高值,抗病品种中几种防御酶的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5.室内测定不同化学药剂对稻瘟菌毒力的抑制效果表明:稻病一次清、春雷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好,对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为分别为14.07%-89.07%和17.99%-88.45%,其次为5%瘟枯病杀和稻病康,多菌灵抑菌效果最差。
其他文献
◆摘 要:为有效提高个性化物流服务水平,使个性化物流得到更加充分和健康的发展,本研究阐释了个性化物流的起因及个性化物流的服务模式,并总结了个性化物流的特点、性质并对个性化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就个性化物流存在的短板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个性化物流;顾客忠诚度;客户满意度  一、个性化物流服务的产生必要性  营销权威菲力浦·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原理》一书中指出,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
摘 要:为保证工作面的正常回采,运输平巷采用长煤矿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方法的常规巷道掘进及支护方式。设备运输、安装,通风,运料等要求,要求运输平巷巷道断面底宽2000mm,顶宽500mm,高度1800mm。  关键词:巷道;支护;参数  1运输平巷支护参数确定  运输巷道内安装40T刮板运输机运输,同时该运输机为回采工作面生产的运输设备。柔性掩护支架支撑高度1800mm,支架采用旧钢轨或工字钢制作。同
为了保证高层地下室部分注意结构的建造质量,需要建造人员以及设计人员认识到这一结构对于整个建筑物的重要性,并能结合高层建筑的对于安全、舒适等方面的需要科学的进行项目建
国家电网公司越来越重视审计监督工作,审计人员的工作非常繁重,基层审计部门内审任务点多面广、专业性强与基层单位审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及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保证质量
本文首次对中国的羽爪瘿螨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从2004年到2008年间,共在中国的11个地区进行瘿螨标本的采集,共采集瘿螨标本1400余号,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发现
本文将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有关概念特征分析基础上,进行分层分类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构建分析研究,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
◆摘 要:随着车辆保有数量的增多,交通事故也越来越趋于频繁。大量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和谐。大量交通事故结果显示,不规范的驾车行为是造成驾车安全隐患,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驾车安全隐患角度着手,对行车安全进行讨论,分析了汽车驾驶过程中常见安全隐患,并就如何加强防范,消除隐患,保障行车安全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汽车驾驶;安全隐患;预防
纤维素能被千百种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降解,纤维素酶是生物降解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组酶,β-1,4-内切纤维素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酶,在纤维素的水解过程中随机切割纤维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