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异常腰围身高比患者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较早出现认知功能减退,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也是引起大脑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肥胖比较常见。目前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部影响的研究较少,腰围身高比能更好的反应内脏脂肪程度以及肥胖相关的心脏代谢性疾病风险,本研究利用静息态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应用低频波动幅度(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分析方法对腰围身高比标准下正常、超重、非常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脑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不同程度腰围身高比是否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有影响及其改变的特征。[资料与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挑选出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76例为病例组,因图像质量排除2名。根据腰围身高比将病例组患者分为Gl、G2、G3、G4等四个级别:G1组为腰围身高比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G2组为腰围身高比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组,G3组为腰围身高比非常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组,G4组为腰围身高比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组。同期收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情况相匹配,腰围身高比为正常,血糖及血浆甘油三酯正常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HC)。所有被试均测算腰围身高比,测量血压,抽取血样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浆甘油三酯等的实验室检查。采用Silent GE 3.0 T磁共振扫描仪行头部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法(Blood-oxygen-level dependent,BOLD)序列扫描。所得数据经MRICron软件、MATLAB软件、DPABI软件、DPARSF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组间脑内ALFF值进行ANCOVA分析、双样本t检验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ALFF值统计学差异脑区的ALFF值以及临床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统计分析。[结 果](1)HC组与G1组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G1组出现右侧小脑6叶、右侧小脑前叶、右侧小脑梭形回的ALFF值增高,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无相关性;(2)G1组与G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3)G2组与G3组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G3组出现右侧梭形回、右侧海马旁回的ALFF值增加,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无相关性;(4)G3组与G4组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G4组出现右侧小脑Crus2区、右侧梭形回、右侧小脑6叶、右侧小脑前叶、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海马ALFF值减低,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无相关性;(5)HC组与G2组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G2组出现右侧小脑6叶、右侧小脑前叶、右侧颞叶、右侧梭状回的ALFF值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腰围身高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均与相应脑区的ALFF值呈弱正相关;(6)G1组与G3组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G3组出现右侧小脑Crus2区、右侧梭形回、右侧小脑6叶、右侧小脑前叶、右侧海马旁回的ALFF值增加,组间均有ALF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腰围身高比与相应脑区的ALFF值呈中度正相关;(7)G2组与G4组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G4组出现右侧小脑6叶、右侧小脑前叶、右侧梭形回的ALFF值减低,G2组与G4组组间ALFF值差异有具有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腰围身高比与相应脑区的ALFF值呈中度负相关;(8)HC组与G3组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G3组出现右侧小脑Crus2区、右侧梭形回、右侧小脑6叶、右侧小脑前叶、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海马的ALFF值增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腰围身高、糖化血红蛋白比与相应脑区的ALFF值呈中度相关;(9)G1组与G4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10)HC组与G4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 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腰围身高比均与脑内参与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右侧小脑、右侧梭形回、右侧海马、右侧海马旁回的ALFF值改变具有相关性,并且该相关性有一定规律性:腰围身高比为超重时糖化血红蛋白与脑内ALFF值异常脑区的相关性较大,随着腰围身高比增加,腰围身高比与脑内ALFF值异常脑区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并超过糖化血红蛋白,并且ALFF值异常的脑区也逐渐增多。
其他文献
结合石家庄实际情况,从环境、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出发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评价模型,对2002-2010年石家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房屋建筑在投入使用后,随着使用年限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将会陆续产生质量或者安全问题,如不及时维修将会造成房屋的破损甚至废弃。本文从房屋破损的成因、房屋维修和监管特点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工地施工人员较复杂,工程工期较紧张,作业环境相对恶劣,施工过程中危险源较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较低。上述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