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与组织双演变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GU988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伴随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要产业特征的周期变化,城市经济荣衰相继。随着国家资源枯竭性城市试点工作的开展,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由城市自身上升到国家层面,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此外,两型社会建设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强调、矿产资源进口依赖下资源安全问题的日益凸现以及城市自身经济模式的低碳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本文基于上述背景,以动态演化视角下西部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研究,目的是从产业和组织的双层角度寻找产业接替的本源以及合理选择的思路。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以产业接替为核心的产业转型是其城市转型的关键。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首先承认产业发展是产业类型与组织形式既单独作用又相伴共融的一个过程,而产业类型与组织形式都是在动态演化中进行选择。整个分析以此为起点,并将演化思想融入到整个分析中去,以决策实现的“信息不对称”、经济行为的“嵌入性”和企业本质的“组织性”为假设前提,着重通过以产业和组织双演化核心,同时附带产业政策的外部演化,分别对接替产业在产业政策、产业类型和组织形式的演化趋向进行分析,为西部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一种方向性指导。同时本文以合适接替产业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产业接替功能有效发挥位出发点,认为接替产业的发展还应该包涵运行的研究。论文在演化的基础上构建出产业接替能力这一概念来反映产业接替的本质。并通过对接替能力的基本结构、动力机制、外部影响因素及企业特征因素的研究,最终构建起产业接替能力的一个理论模型,为判断产业接替行为提供一个理论借鉴。立足于上述演化过程的分析,一方面,从产业接替能力的政策演变、产业演变和组织演变三种动力来源出发,分别在产业类型、组织形式和政策设计三个层面确立相应与各自演化动态适应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产业接替能力的影响因素出发,从服务产业接替能力提升的角度,提出发展生产服务业支撑产业演替、产业链重构、产业形象重塑与营销以及城市联盟制度在西部资源型城市中引入等服务体系。最后以白银为例,对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纵观21世纪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其作为当代影视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影视剧类型,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塑造起到举重若轻的涵化作用。伴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宏观语境的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传统文化价值和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是总体的水平较低。近年来,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基本国力逐
胡适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长期以来,学界对胡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等主流学科的开创性研究,但对目前还处于边缘地位的修辞学研究则比较薄弱
【正】 一、五代北宋时期东西方陆路贸易的下降丝路贸易在经历了隋唐的繁荣兴旺之后,在唐中叶安史之乱后急转直下。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兵燹战乱连接,天灾人祸相继,使北方经济
《句讀》是清代“說文四大家”之一王筠研究《說文》的重要著述。該書對《說文》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釋,同時對《說文》的形、音、義各方面進行了校勘。特別是對字形進行校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然而,由于经济的束缚、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和文化高压政策的阻滞,致使中国的科技文化墨守成规,渐渐落伍于世界文化之林,并在近代饱受西
初中英语教学是提高我国整体外语教育水平与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其科学交际能力、基础教育、阅读能力性强,普遍存在着教师教学落后、学生学习难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激发学
<正>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出思维品质的水平。与单篇阅读材料不同,名著阅读强调的是建立大的思维格局,拓展大的阅读视
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二等公民,译者的唯一使命就是忠实再现原文的内容。译者的任何创造性都是对原文的背叛,是绝对不允许的。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
野芝麻(Lamium barbatum)系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产于东北,华北各省区以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虽然研究者已经对野芝麻属的几种植物(如L. album, L. maculatum等)进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