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村官腐败的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目前对村官腐败的相关研究中,系统的、专门的研究的少,且与其他领域的腐败问题研究相比,研究村官腐败的论文和论著成果都比较少。因此,笔者从自身在农村基层纪检工作的实际出发,以村两委干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村官腐败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系统分析方法等四种方法,结合S省W县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处的案例,通过对村官腐败的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教育培训、制度完善、加大惩处、舆论监督各方面提出预防和治理村官腐败的对策。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是相关文献及研究的综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S省W县近几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村官违纪违规案件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村官腐败所呈现出来的涉及领域广泛、主体比较集中、隐蔽性强且数额大以及手段多样化等四大特征。第三部分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村官腐败的形成原因:一是以不良政治生态、群众的容忍心理及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为主的社会因素;二是村官整体思想文化素质低、部分村官为官动机不纯及身份因素致使村官不畏查处的不良心态等村官自身因素;三是村官的选举及自治制度不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基层干部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腐败村官的惩处制度不健全等制度因素。第四部分提出了村官腐败的治理路径。一是从推进农村法制建设、落实县乡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及纪委监督责任、加大对腐败行为惩治力度等方面,建立健全村干部“不敢腐”的监督查处惩治机制。二是完善农村基层选举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及管理激励制度等方面,加强村官“不能腐”的农村制度建设;三是通过加强法制宣传、畅通信访渠道及搭建网络平台,健全村官“不会腐”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四是加强村官的思想理论修养、作风修养及廉政警示教育,建立健全村官“不想腐”的教育培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