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到期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nysos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建立TGARCH-M模型对13种重要期限的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近10年来的日数据进行国债到期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结果显示,国债到期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性与国债自身的期限和所处的利率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债的短端到期收益率主要表现为到期收益率上升比下降引起更大的到期收益率的波动,只是这种波动的非对称性在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时期可能并不明显。不过国债的中长端到期收益率的波动情况就比较复杂,与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密切相关。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和震荡时期,到期收益率上升比下降引起更大波动,而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时期则是到期收益率下降比上升带来更大波动或波动是对称的。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时期国债收益率的特性与其他时期存在明显的区别,这可能与该时期市场风险增加的市场环境有关。此时股票等风险资产带来投资损失的可能性较大,而国债这样的安全资产更受投资者青睐,所以该时期市场对国债的需求、投资国债的风险与收益情况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  不同期限和处于利率周期不同阶段的国债到期收益率波动的不同特性也将反映在国债收益率曲线形状的变动之中。就利率下行时期而言,中长端国债到期收益率受市场风险影响变得易降难升,到期收益率下降可能伴随着更大幅度的下降,所以促使利率下降的负向冲击可能使到期收益率大幅下降,引起国债收益率曲线中长端的迅速平坦化。与之相反,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得非常陡峭则比较困难,这与中长端国债到期收益率大幅上升比较困难有关。中长端国债到期收益率在短期大幅上涨后难以进一步大幅上涨,因此短期内特别陡峭的曲线很难在中长端出现。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英国脱欧事件发生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中端在短期内变得非常平坦和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并没有带来国债到期收益率的持续大幅上升。  根据当前利率下行时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性和国债收益率曲线形状的变动特点,金融机构可以制定相应的利率风险管理和国债投资策略,中央银行可以从中获取宏观经济信息并制定货币政策。
其他文献
2008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采用收益法等基于未来收益的估值方法进行资产评估的,交易双方应当签订明确的补偿协议,此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采用了
通行费在我国,是高速公路的一种重要的成本补偿金来源,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融资模式基本都是以其作为基础的。但是,高速公路还是有其偏公共品的一面,通行费还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
入世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成绩斐然,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但是我国出口的商品往往还停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消费需求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值得重视的驱动力。如何实现消费需求量的提升与质的改善,是今后长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核心要点。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日益深化。而QFⅡ、QDⅡ制度的实行,中国股市的逐步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研究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的联动关系对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