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信息的高速更迭的21世纪对创新型劳动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自身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从业者们在新形势中开始思索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强调学习者对于知识转述记忆成果而非探索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研宄发现,真实性学习理念不仅适应学习者自我发展的需求,更适应社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为了应对时代的高速发展,本世纪初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领域的观念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尚存诸多问题,仍需在课改和互动研究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加以提高。本文以新课改的核心需求为导向,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归纳法、调研法和分析法,以真实性学习理念为基础展开对于中学地理课程学习的设计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真实性学习理念的核心特征和在国内外的研究运用现状,特别是国外教育学研宄在该方向的真实进展;其次呈现了国内中学地理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真实困境;最后则通过对教学案例的真实性学习设计探讨该理念运用于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学习效果。论文总结了前人文献和研究中关于真实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明确了创造真实性学习环境的要素。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中学地理教学中,真实性学习理念的应用度低、教学实践形式枯燥单一和学生参与度较低的现状,并指导于两个真实性学习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展开——“荒漠化的防治”和“热力环流”。在这两个真实性教学案例中,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互动环节较传统教学课堂体现了更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学评估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反馈效果在更优的基础之上,解决应用型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这种结合一线教学反馈数据来探究真实性学习应用于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实践,为真实性学习广泛地应用于中学地理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提供了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