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与当代电影理论关系微探——以张艺谋、贾樟柯导演的作品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西方的产物,传入中国后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照使得中国电影带着深刻的民族烙印。以中国传统美学来研究中国电影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从电影意象或电影意境的角度分析电影,若将中国电影的研究上升到以传统审美思维的高度去观照电影艺术的本质,这兴许是另一条可行之路。因为电影的影像思维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象”思维有着相似的关系。东西方艺术思维的区别与联系,正是中国“象”思维影响下的意象美学与西方电影艺术理论既抵触又契合的根源,通过对二者理论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电影作品分析,有益于探讨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与当代电影理论的关系。   意象美学与电影理论关系的探讨可从“立象以尽意”开始,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既抵触又相融。在中国当代导演中,张艺谋和贾樟柯分别是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他们的电影创作风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意象美学与中国电影创作的契合及微妙关系。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和造型设计为“以象寓意”,而贾樟柯电影的结构、物象选择和人物镜头安排等为“以象兴意”。电影影像与意象美学“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等美学原则的相似,说明了以中国传统意象美学观照当代电影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贯通中西古今的方法研究电影,前景可观且意义深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