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肿疽(Clostridium chauvoei)是一种由专性厌氧菌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牛、羊等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见的病理特征分别为肌群部位有炎性症状、气性肿胀,触压时产生捻发音,并且具有地区流行性、季节性等特点。此病夏季多发,多见于潮湿的山谷牧场和沼泽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侧,山区丛林茂密多雨,近些年牛气肿疽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给当地的畜牧业和养殖业发展影响巨大,并且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控制延边地区气肿疽病的发病率,制备安全且有效的气肿疽核酸疫苗是非常必要的,本试验的建立基础是根据NCBI上气肿疽梭菌细胞毒素A(CctA)的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将PCR扩增的CctA基因通过PCR扩增后克隆到pMD19-T simple载体,分析通过正确测序的CctA基因序列,再次克隆至pcDNA3.1-1真核表达载体,并且将其转染到Vero细胞,用来确定CctA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分别为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两种方法。测定表达质粒浓度后进行小鼠免疫试验,使用间接ELISA测定小鼠IgG1、IgG2a抗体水平,用ELISA试剂盒测定IL-4和IFN-γ细胞因子水平。研究结果显示,CctA基因通过扩增后为519 bp,同源性比对气肿疽梭菌ATCC 10092菌株和测序后得到的Cct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存在3处点突变,与其他6株菌氨基酸序列比较存在2个位点突变;这些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8%,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4%。pcDNA3.1-CctA组通过转染后的细胞存在绿色荧光的现象,同时pcDNA3.1-CctA重组质粒表达的产物大小约是19 kD,说明Vero细胞中的pcDNA3.1-CctA质粒成功表达了 CctA蛋白。BALB/c小鼠免疫学试验表明,三免后,pcDNA3.1-cctA组和蛋白组的IgG1和IgG2a极显著高于PBS组和pcDNA3.1组(P<0.01),PBS组和pcDNA3.1组的IgG1和IgG2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蛋白组细胞因子IFN-y和IL-4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PBS组和pcDNA3.1组,显著低于pcDNA3.1-CctA组(P<0.05),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增加了小鼠的免疫水平。本试验预测和分析了延边株气肿疽的信息,构建了气肿疽pcDNA3.1-CctA质粒并成功表达,且能够成功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