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因素对西北绿洲冬小麦主要农艺和生态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GGFFFA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绿洲区改种冬小麦是增加冬春地表植被覆盖度、遏制沙尘暴发生的重要举措。在西北绿洲生态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施肥、密度、播期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生态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分试验在冬灌1800m3/ha基础上,设5个等量不等次、等次不等量灌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分处理间单位面积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在节水600~1500 m3/ha条件下可不减产。灌水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WUE)存在显著差异。节水可以提高WUE。在冬水和拔
其他文献
植物突变体是分离基因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必要材料,也是培育新育种材料和作物新品种的基础。利用物理,化学,空间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已经被证明是诱导突变体的有效方法。离子注入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诱变技术。自1986年被用于生物材料诱变以来,已经被应用于育种、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等领域,并在水稻,小麦等作物选育出一些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和品系。 目前,有关离子注入诱变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品种选育以及在对
Objectives: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School and University support services available and accessed by nursing students transitioning into a university envir
试验于2004~200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实习农场进行。试验材料选择两种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强筋小麦藁城8901(GC8901)、山农12(SN12)和弱筋小麦山农1391(SN1391)、鲁麦21(LM21),在
新铁炮百合(Lilium formolongi)是台湾百合(Lilium formosanum)与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的人工合成种间杂种,是近年国内外新兴的花卉。本试验通过在大田和实
Background: Asthma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combining with behavior therapy is considered to be more effective.Goal setting is a common behavior change techn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