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科洛·帕格尼尼(Paganini,Niccolo1782-1840)是西方音乐史浪漫派早期的一位空前绝后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他在小提琴音乐创作和演奏技法方面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对身后的整个19世纪欧洲音乐在演奏思潮和创作风格上也具有深远影响;作为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个在欧洲范围内专职旅行演出的演奏家,帕格尼尼就取得了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巨大成功。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演奏明星,所到之处受到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广大市民的一致追捧。全文由绪论、两个章节和结语四个部分组成。笔者尝试运用德国音乐学家达尔豪斯的音乐结构史方法论,将炫技音乐分为演奏技法、美学观念和演出机制三大结构,并以此分章,同时以结构史的共时的系统论述贯穿全文。绪论涉及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笔者在绪论中梳理了西方音乐史上直至19世纪末最优秀的小提琴炫技家,并选择了洛卡泰里——帕格尼尼——恩斯特——维尼亚人斯基四名炫技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为演奏技法,通过对各位小提琴炫技家作品中左右手各技术和作品形式思维的比较得出帕格尼尼的作品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一体;第二章为社会学因素,比较了巴洛克小提琴和现代小提琴在琴制和持琴方式上的不同,论述了上述四名炫技家对各自所处时代的演出机制的运用,得出帕格尼尼炫技表演的成功首要归因于公众音乐会机制对炫技表演的促进,同时也得益于琴制和持琴方式的革新;结语总结了帕格尼尼炫技演出巨大成功的深层原因,阐释了炫技表演的演奏观、接受和美学观念。全文各章论述均以帕格尼尼为主,其他炫技家为辅,力图在对各位小提琴炫技家的比照中,能够客观地总结帕格尼尼的成功原因、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本文运用音乐结构史理论通过对帕格尼尼生前身后的一群炫技家的研究来论述帕格尼尼的炫技艺术,在国内的学术论文中尚属先例,难免略显稚嫩和功力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谨希望藉以本文抛砖引玉,对国内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小提琴音乐和音乐结构史理论起到探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