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行业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维持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样也是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够一方面利用房地产市场帮助经济回升,另一方面又不使房价过度上涨,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我国以往的宏观政策调控情况来看,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反应呈现出不同状态。这意味着相同的货币政策由于区域不同而存在效果差异的可能性。基于这种现象,本文试图从分区域的角度来研究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探求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政策效果差异。具体来说,本文选取了 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国30个省份房地产市场和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月度数据,并将30个省份按照经济发展情况分为了东中西三个区域。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以及回归分析研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化对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供给以及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来看,货币政策中的利率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小于货币供应量。从需求和供给角度观察发现,第一,在房地产的供给方面,利率调整只对房地产的投资完成额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利率的上升在长期来看并不能抑制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增加,反而会对其产生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明显。而利率对其他供给指标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从脉冲影响函数来看,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影响较为微弱,且不具有持续性;在房地产需求方面,利率的上涨能够抑制东西部房地产需求的增加,东部地区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强;第二,从回归分析和脉冲响应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中西部地区对货币供应量的依赖作用更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在调节房地产市场时,相较于价格型工具,现阶段我国更应该依赖于数量型工具。也不能实行一刀切的统一模式,而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经济背景来调节房地产市场。同时应该加大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以缓解房地产市场作为仅有几个投资渠道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