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副题元的语言性能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题元是当代语言学和理论语义学中较为重要而特殊的句法语义、语用现象。俄语语义理论的一般理解中,副题元是动词结构性要素之外的语义蕴涵成分,通常表示一种背景性的语义成分或次要的情景要素。正是由于副题元基本只是句子附带性的语义成分,往往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在语言理论中尚未得到全面、系统的专门研究。事实上,副题元相关的语言语义现象非常丰富,它既是特殊的情景语义建构要素,又是一种独特而行之有效的语义一句法描写手段、语义性能的形式化描写手段以及言语中的情态—语用功能表现方式。因此,其语言理论作用和实用价值不容忽视。而目前语言学界对副题元的认识并不统一,相关一些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剖析和很好的解决,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将对俄语副题元中值得分析、描写的一系列句法语义特点和语用性能进行探讨,对相关问题展开针对性的专门、系统的研究。句法语义方面,我们将要着重分析副题元的句法语义属性、副题元的语义角色及其相应的表达手段、副题元的句法语义功能等。语用方面,将主要探讨副题元的情态—语用功能,包括副题元表现话语语气、情态色彩、情感、态度、各种主观评价等内容。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有助于深化对俄语副题元问题、俄语副题元语言性能的认识,推动相关语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其他文献
翻译是一项涉及多个主体,多种关系的跨文化活动,它包括原作者和译者的关系,译文读者和译者的关系,赞助人和译者的关系,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关系等。在这些关系里必然需要一
言语理解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书面叙事性篇章的理解是读者在阅读中起重要作用的机制和过程之一。本文借助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俄语为语料,对书面叙事性篇章理
一    1962年12月1日上午,周总理找粮食部副部长党组书记陈国栋和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少桥研究粮食调拨计划,谈好后嘱咐国栋同志叫我(作者时任粮食部党组成员政策研究室主任)于夜间1时把计划表送到他办公室  当我按时把表送到总理办公室时,总理问我:“你核算了吗?”我说:“我已核算了三次,到您这里不敢含糊啊”总理把数字核对了一遍,又把表格的说明从文字到标点审改了一下  看完后,总理叫我坐到他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