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bage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α)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此类疾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为临床能早期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择由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经病理确诊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20例标本组织蜡块,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颌面部恶性肿瘤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的阴性和阳性淋巴结的标本组织蜡块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Image-ProPlus6.0专业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染色切片中阳性产物对应的平均光密度值,结合对免疫组化染色强度的评价,衡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1、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表达皆定位于细胞胞浆内;   2、肿瘤坏死因子-α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在颌面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中的表达(P<0.001),与颌面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阴性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   3、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在颌面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中的表达(P<0.001),与颌面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阴性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本研究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此类疾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得出以下结论:两种细胞因子的检测可用于肿大淋巴结的辅助鉴别诊断,为临床能早期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如两种细胞因子均出现强阳性表达,可高度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其他文献
审计是我国对事业单位重要的监督体系,而事业单位中的经济责任和审计风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事业单位的经济收支情况反映的是事业单位在履行社会职责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每一笔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纵观刑事诉讼法及司法实践,在被害人权利保障方面确有一些问题甚至缺陷尚待完善.本文从被害人定义出发,阐释了刑诉中被害人
野生动物交易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且交易隐蔽,难以监管.野生动物交易的背后除了给人类赢得欲望和偏好,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警告,因此人类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清楚
目的:本实验采用CT扫描结合各种图形处理软件,建立的上颌前牙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中切牙之间组装镍钛合金正畸矫治弓丝与不锈钢正畸矫治弓丝,研究两者的减震特性,为正畸临床
科学无神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同各种有神论思想斗争中形成了科学无神论思想体系.近年来,社会思想观念日
Ⅱ类错颌畸形的发病率比较高,其形成原因可分为牙性原因和骨性原因,牙性原因包括上颌牙性拥挤及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漂移,骨性原因包括下颌后缩畸形、上颌发育过度及两者均有。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4wk、6wk、8wk龈沟液(gingivalcrevicular 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