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区域建筑物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以时程分析法为主要计算方法的建筑物震害预测的易损性指数曲线。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PowerBuilder),展示了建筑物结构(单体及群体)易损性分布的空间形态,实现了建筑物震害预测系统的可视化。文章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即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震害研究的必要性。为了使读者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的主要方法,文中给出了求解建筑物易损性的整个思路,并重点介绍了求解建筑物结构易损性的办法。该办法是由时程分析法结合传统的震害预测方法得出的,它最终得到的是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变量的建筑物易损性指数曲线,该曲线可用来查找不同地震动参数下建筑物的易损性结果。不同的易损性指数曲线,体现了建筑物不同的震害情况。通过比较各类建筑物易损性指数曲线可以指出各类建筑物在遭受地震袭击时的震害差别和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差别,得到所研究区域内建筑物抗地震破坏的综合评价,同时可以为这一区域地震应急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上述方法跨出了过去单一以烈度为地震输入的易损性评定方法,采用地震动参数和烈度相结合作为城市建筑物易损性的评定标准,与新规范的要求相适应。本文将求解建筑物地震易损性指数曲线的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可视化模型。利用Powerbuilder平台,在建筑物空间分布数据库的基础上,把建筑物震害预测的结果(包括单体及群体)展示出来。文章以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内建筑物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单体及群体建筑物进行了时程分析法的计算,得到建筑物的基本震害情况,并利用Powerbuilder平台展示了其结果,实现了建筑物震害预测的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