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大学,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意味着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他们不仅需要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在没有父母的直接控制的情况下,独自决策,解决好自主性和自我控制、同伴关系的发展、时间及金钱的管理等问题,同时,还要完成其人生的发展任务,如,大学生需要思考未来的职业和配偶选择。所有这一切,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个体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的时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其中焦虑就是困扰他们的常见情绪之一,个体会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使用网络就是其缓解焦虑的方式之一。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具有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现实等特点,个体会使用网络以降低焦虑,长时间使用网络可能会出现网络使用不当,形成网络成瘾。基于此,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压力生活事件、焦虑和网络成瘾的现状及人口学差异,试图揭示焦虑在压力生活事件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中国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使用SPSS25.0、AMO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大部分大学生感知的生活压力大且存在个体差异,其中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最大,其次是人际关系。大学生压力生活事件的性别差异显著,其中女生的生活压力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压力生活事件的年级差异显著,其中大一、大二学生的生活压力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学生;大学生压力生活事件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显著,其中非独生子女的生活压力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压力生活事件的生源地差异不显著,但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在生源地上差异显著,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著高于来自乡镇和城市的大学生。(2)大学生整体的焦虑水平不高,但部分个体的焦虑状况比较严重,达到轻度、中度焦虑。大学生焦虑的性别差异显著,其中女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但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不显著。(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整体状况不严重,其中网络关系成瘾最多,其次是网络娱乐成瘾、信息收集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显著,其中男生网络成瘾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生源地差异显著,相比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来自乡镇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更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4)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它压力生活事件与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信息收集成瘾均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它压力生活事件与焦虑均显著正相关;焦虑与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信息收集成瘾均显著正相关。(5)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它压力生活事件显著预测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和信息收集成瘾。(6)焦虑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与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信息收集成瘾间均起完全中介的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建议:(1)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正确面对压力;(2)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焦虑应对策略;(3)加强网络成瘾的早期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