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产文书是财产所有权的重要书面凭证,它本身就是财产。清末民初,经历咸同兵燹和建立民国这两次社会大变革之后,对家庭财产的重新整理、登记确认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徽州文书》六辑60卷文书为中心,对其中收录的家庭财产文书类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力求尽可能的还原民国时期徽州家庭财产文书整理的实态,揭示这一时期徽州民众普遍的家产文书整理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徽州人的财产观。绪论部分介绍了学界近年来关于财产文书研究的相关成果,通过梳理发现研究主要集中于族产管理方面,涉及到的家产管理内容大多是在论述其它问题时顺带提及一二,缺乏展现家产文书整理实态的专题研究,这便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正文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民国时期徽州家产文书整理的社会背景。此章交代了本文研究的民国民众家产文书整理的背景。第一节论述了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太平军在徽州地区的兵燹活动对民众财产造成的损毁情况以及兵燹后的家产文书整理情况;第二节介绍了受西方财产观念的影响,清末民初财产私有权明确受到法律保护;接着论述了民国建立后因改朝换代所带来的新一轮针对民众私产摸底、确认及登记管理的制度政策。第二章:民国时期徽州家产文书的确认。本章前两节以相应文书为例,论述了民国时期的验契与土地陈报活动;后两节整理归纳了补契、共业证明等用于财产査报确认的文书,通过对具体的文书的列举分析,论述了民国时期民众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对家产进行重新确认的实态。第三章:民国时期徽州家产文书的整理形式。第一节通过列举抄白、产业单和誊契簿等文书反映家庭契约文书的誊录整理实态;第二节叙述了文书主人对家庭契约文书的包封与归类等文书整理行为,展现了家庭文书的日常保存实态;接着第三节探讨了用来包裹文书的包契纸的特点及其被忽略的学术价值,希望能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