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协调问题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188667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之间产业差距日渐拉大,在结构上又出现了严重的“趋同化”现象。这种地区间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一方面加剧了我国三大地带间的贫富分化,另一方面又使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失去合理的区际分工基础,导致资源配置效益低下,趋同产品在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本论文运用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对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失衡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造成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失衡的实质性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地区间非均衡发展政策,各地“赶超型”的发展政策,地方保护政策,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以及在这些政策作用下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总之,由于政策被异化,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失衡的现状。这是本论文最重要的创新之处,在作者已检索到的文献中,未现类似结论。 进一步,论文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分析出政府政策在运作过程中被异化的根源是:政策因缺乏完善的市场传导机制和制度保障,致使政策在运作过程中走了样,生出与政策目标相背的结果。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尝试着给出以下的对策建议:首先,应强化“市场化”的观念,相对弱化被过分强化的“政府干预”的观念,讲求政府干预的效果。其次,促进我国市场化的改革,为政策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第三,政府应致力于完善社会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等。第四,政府还应积极促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建设。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贸易与经济增长计量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外经济学家主要从贸易改革效应分析、横截面数据分析、时间系列数据分析三个方面来研究贸易的经济增长
该文论述了分布式对象计算的基本概念、CORBA的体系结构,重点讨论了CORBA的面向对象特性及其与Java技术的融合,提出了CORBA Web的具体应用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CORBA的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