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生猪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尽管畜牧业的产业格局有所发展,吉林省的生猪业依然是其畜牧业经济的主体,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生猪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生猪规模饲养出栏量占到总出栏量的比重逐年上升。因此,生猪业发展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生猪养殖业在全国来说发展最快、商品率最高,为保障猪肉的安全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养殖风险、市场风险等多风险威胁,受到土地资源、资金投入、饲料供给、环境保护等多因素制约。如何提高吉林省生猪规模养殖的生产水平,是推动吉林省生猪进一步规模化养殖、促进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已成为吉林省生猪饲养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基于当前吉林省生猪养殖效益情况分析,就如何提高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展开研究,从而促进吉林省生猪规模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分析吉林省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2010—201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吉林省生猪养殖业发展呈现生猪年出栏量上升、存栏量小幅下降、猪肉产量整体上升的趋势,且年出栏50头及以上规模的养殖场(户)所占比重在波动中稳定增长。在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政策,畜牧养殖环保要求提高,市场竞争的引导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吉林省生猪养殖已经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其次,对吉林省2010-2017年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成本进行了分析,包括生猪养殖总成本、生产成本结构、养殖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在养殖总成本方面,适度规模化养殖能有效起到节约生猪养殖成本的作用。在成本结构方面,仔畜费、精饲料费是直接费用成本增长的主要因素,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是间接费用的主要增长点;而人工成本近年来急速上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是生猪养殖成本上涨的重要因素。在推动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同时,控制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的仔畜费用、精饲料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以及人工费用,成本的减少能够有效提高生猪养殖收益。最后,结合吉林省养殖规模状态和成本收益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指数分析法对2010—2017年对影响猪养殖效益的成因进行分析。实证分析了对各规模生猪生产要素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确认对生猪养殖过程中主要的生产要素及其对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影响程度大小。结果表明,各要素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效益贡献程度的具有差异性。人工和仔畜费用的价格变动对生猪养殖成本增加的作用明显,而生产要素投入量(耗量)的增加对生猪养殖成本增长的影响较小。生猪养殖规模越大,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越小。规模化生猪养殖可以有效抵抗生猪养殖过程中各成本要素费用增长所造成的风险。由此可见,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对于节约生猪养殖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就各影响要素对养殖效益的重要程度而言,仔畜、精饲料以及人工要素对生猪养殖收益的影响较大。根据研究结果,从降低人工成本和仔畜费用等方面提出对规模养殖的相关对策建议,包括:加大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小规模养殖的标准化;科学饲养,降低饲料成本;加强人员管理,降低人工成本;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提高生猪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