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犯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雇佣犯,是指以提供约定的报酬为条件,要求他人为其实施特定犯罪行为的人。由于我国刑法没有关于雇佣犯的明文规定,并且在刑法理论上,学者们的看法也不一,致使在司法实践中,关于此类犯罪适用哪一条文、如何定罪量刑等都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首先论述了雇佣犯的历史沿革、概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共同犯罪人的法定分类为标准,具体分析了雇佣犯的种类,并讨论了非共同犯罪中雇佣犯的种类。最后通过讨论雇佣犯与实行过限以及雇佣犯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详细阐述了雇佣犯刑事责任的认定。通过对雇佣犯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的研究,可以明确雇佣犯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在遇到具体案件时,应先分析其类型,再根据雇佣犯所处的犯罪阶段以及受雇人是否存在实行过限等情形,综合分析对比,从而对其正确的定罪量刑。
其他文献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由英美法系国家创设的,在公司及其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之时,由股东代公司提起诉讼的一种特殊救济制度,已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成为英美国家一项成熟且行之有效
非明示信托是指非由当事人明示的意思表示,而是通过法院的推定或拟制而成立的信托。非明示信托在效果方面属于广义的消极信托,在性质上属于一种法律救济手段,但又具有实体制
WTO法在欧共体的适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WTO法自身的复杂性所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欧共体及其成员国都是WTO的成员。而WTO法在欧共体法律体系内适用的焦点则
目前,公司社会责任在法学理论领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人们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范围仍旧没有界定清楚,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实践存在巨大的
我国的刑事政策,从“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到“严打”,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运而生。在构建社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是职工以法律为依据,以劳动者身份参与公司治理的一种民主经济制度,其制度目标是为了弥补股东监督真空的问题。在我国公司立法中,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规范仍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