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坪煤矿11煤底板变形及突水危险性评价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3e45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井突水是影响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生机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桑树坪煤矿主采煤层1 1煤因其距下部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较近,且隔水层厚度和组成在空间上变化较大,l l煤开采易受到矿井突水的威胁。本文根据区域和矿井地质资料,采用数值模拟、层次分析法、脆弱性指数法等研究手段和方法对11煤底板变形和突水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模拟表明:煤层采出后,采空区下方底板岩层应力降低,切眼后方和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采空区下方底板岩层向上移动,并发育一定数量的裂隙;随着开采距离的增大,应力降低区域沿煤层回采方向和垂向上扩大,底板岩层位移增大,裂隙数量增多;当开采距离增大至一定程度时,采空区内原有应力降低区域减小,底板位移值减小,裂隙数量减少。并通过研究底板破坏深度与地质因素的关系,得出影响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主要因素为煤层开采煤厚。(2)分析了含水层、隔水层、构造和开采活动与矿井突水的关系。并根据构造分形研究结果,研究区褶皱分维值为0~1.14,平均为0.39;11煤断层分维值为0~1.02,平均为0.114。区内11煤底板破坏深度预测为12~32m,平均为22m。(3)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 11煤底板突水各因素的权重。隔水层厚度为0.2424、含水层水压为0.208933、底板破坏深度为0.1628、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114998、断层分维为0.1 10325、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063268、泥岩率为0.0606、褶皱分维为0.036775。(4)基于各突水因素的归一化图件和权重,构建了1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的脆弱性指数评价模型。研究区1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分为:底板突水相对安全区,占9.64%、底板突水较安全区,占21.01%、底板突水过渡区,占25.33%、底板突水危险区,占19.54%、底板突水极危险区,占24.49%。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以输电线路的热平衡方程为基础详细介绍了输电线路载流量与导体温度、气候条件(风速、风向、光照强度、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其次,介绍了输电线路各种情况下的电路模
噪音污染是世界四大污染之一,环境中的噪音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伤害。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汽车的排气噪音成为了环境中的主要噪音源。如何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设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城市交通网络规模在不断地扩张,与此同时交通网络面临的灾害风险也不断加大。在各种灾害面前,交通网络脆弱的抵御能力不断显现,“级联失效、瘫痪崩溃”现象时常发生,造成城市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人们对于交通管理者如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网络高效可控及强应变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手机信令大数据应用时代,产生了海量、高精度的居民位置信息和活动时空轨迹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T1ρ及T2 mapping定量成像检查技术对颈椎椎间盘退变参照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比较、评估,分析T1ρ及T2 mapping值与受试者年龄、性别、位置以及颈椎椎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和煤炭,正在日趋枯竭。浅层地热能资源以其可持续开发、无污染、经济节能、效率高等优点为人们所关注。目前,由于我国关于地热能开发利用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市场持续活跃,中英两国旅游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因此,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也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受酒泉国际旅行社委托,承接其“欧洲深度游”项目相关材料的翻
近年来,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染料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染料废水,如果这些废水未经有效处理排放到环境水域中,将导
目的对临床疑诊冠心病(CAD)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行首过CT心肌灌注显像(CTP),获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和心肌灌注图像,分析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迅猛增加,城市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公共交通作为解决城市拥堵的最有效途径,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提高公交车吸引力,减少机动车出行,我国主要采用公交优先策略,降低公交线路的延误,从而提高服务水平。但我国公交车具有发车频率高、车次多、流量大等特点,交叉口极易出现多辆公交同时请求优先的情况,目前国内解决交叉口多公交请求优先的冲突主要采用“先到先服务”和基于延误最小的优先策
导水裂隙带是矿井涌(突)水的主要导水通道之一,其发育高度对矿井防治水工作意义重大。陕西彬长矿区洛河组砂岩含水层是矿井安全回采的主要威胁之一,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以及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