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亦日益凸显,发展绿色金融是解决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致力于建立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2003年作为国际绿色信贷权威指导性原则的“赤道原则”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全球已有84家商业银行宣布接受该原则,加入“赤道银行”的行列。近年来全球“赤道银行”通过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有效地推动各国新能源、环保、节能等行业的发展,成为发展全球绿色金融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对“赤道原则”、“赤道银行”和“绿色信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之后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在2008年9月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从法规、政策背景、业务发展状况、环境风险评价机制、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阐述,之后选取彭博资讯公司公布的绿色信贷业务排名前三的美国花旗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和日本瑞穗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法规、政策背景、业务规模、环境风险评价机制、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国外“赤道银行”绿色信贷成功的实践以及发达国家针对绿色信贷制定的政策、法规,对我国商业银行以及政府部门的启示。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将兴业银行与国际三家“赤道银行”的绿色信贷进行了比较,分析兴业银行内部自身绿色信贷业务开展和外部国家绿色信贷法规、政策存在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最后根据国际经验和做法,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