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派《福尔摩斯探案集》浪漫化翻译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在改革派知识分子的大力提倡下,中国掀起一股翻译热潮。作为当时最畅销译作之一,鸳鸯蝴蝶派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深受青睐,但却一直未引起学界充分重视。迄今为止,对于《福》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其如何引起侦探翻译热潮、影响中国文学创作这两方面。除类似对《福》译本社会背景研究外,学界很少关注该译本本身,或将译者身份纳入研究范围。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译文和原文差异进行深入的描述研究,充分考虑鸳鸯蝴蝶派写作风格对译文产生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运用翻译改写理论分析《福》译本浪漫化翻译倾向,特别从诗学改写视角阐述译文中人物、景物和情节浪漫化的翻译现象,从而揭示译者写作风格对译文的影响。本文认为,鸳鸯蝴蝶派在译文处理上深受其言情小说创作风格的影响,旨在激起读者情感,使其译本人物、景物和情节均呈现出明显的浪漫化特征。具体表现在:人物体现出美颜化、愁容化倾向,与原文相比,显得更加美丽、楚楚动人,易引起读者关于人物美貌和悲惨结局反差的感叹;景物处理方面,译文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创作方法,使得原文景物披上田园化、悲秋化的外衣,从而更好的揭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情节处理方面,译文在遵循“发乎情,止乎礼”这一中国言情小说创作传统的前提下,突出相爱、受阻、命运残酷以及爱情毁灭这四个阶段,使得《福》这一侦探小说表现出中国传统言情小说的特征。然而由于译者社会地位较为卑微,《福》一直受到学界、尤其是翻译研究领域的忽视。本文旨在通过对《福》深入的描述性研究,重新评价该译本的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公文起草、校核和办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也是机关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基础工作.自青海银监局办公室成立以来,坚持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银监会
<正>一、幼儿园健康课程思想的发展——从单一的内容、形式到系统的组织、策略20世纪20年代是世界健康教育得以发展的时期。美国霍特博士(Holt,L.H)在1916年主张建立儿童健康教育团,从幼儿园
采用"方法-目的链"为研究工具,运用深入访谈法,以价值阶层图呈现出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参与跑者所重视的主要"属性"是独特的跑步线路、跑步运动的种类等5项,"属性"连接的"结
众所周知,口语水平是测试外语学习者总体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全球化的发展要求,英语口语教学引起了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专家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
当今,人们对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与重视,提高食品安全性、延长食品安全期成为政府、企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当务之急。传统化学防腐剂的大量使用可引发致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列车已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监测与检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计划修”检修模式存在着欠检修和过度检修的弊病,其难以
目的探析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麻醉恢复室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病床单双号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