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及加强层对高层建筑作用机理分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613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发展,建筑功能的多样化要求一般亦越来越高。高层建筑下部设置大空间的商场或娱乐场所,中部为办公用房,上部为小开间的公寓。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必须在建筑上、下部之间设置转换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地震作用为主要作用,结构的侧向位移为控制因素;为了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侧向变形,一些专家学者提出通过设置水平加强层来减小结构侧向变形。但在地震作用下,设置水平加强层会引起结构刚度和内力的突变,容易形成薄弱层,对结构抗震不利。目前,对地震作用下同时设置转换层和加强层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甚少,《高规》中对此规定也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以便提出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本文首先进行静力分析,然后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运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SATWE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针对同时设置转换层和加强层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仅设置转换层和同时设置转换层和加强层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各模型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对各模型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得到其内力、位移随着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3)对各模型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时程分析,得到各模型的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包络曲线图,分析其随结构模型改变而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大转换梁的截面,转换梁内力增大;在地震作用下,地震反应力在三层转换层处突变现象更加明显;在结构不同位置设置加强层,加强层能够有效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但是引起结构内力和位移的突变。在结构设计中要对此部位适当加强,以避免形成薄弱层,在地震中容易发生破坏。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基础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和地铁等的兴建带来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深基坑支护形式也朝着多样化发展。一个深基坑支护工程,就其可行
尾矿坝是矿山建设的三大设施之一。尾矿坝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环境和人类的安全。近年来,尾矿坝事故,特别是特大尾矿坝事故层出不穷,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本文基于国道205线庆云段MAC改性沥青SMA罩面工程案例,总结了MAC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材料选择、功能特性以及SMA配合比设计方法。对不同的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分
结构优化设计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比较关注的课题。相较于传统结构设计的被动性和反复性而言,结构优化设计是一种目标明确的,主动的分析过程,它不仅包含了专业的设计理论,数
与普通钢材相比,高强度钢材在承载能力、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高强角钢轴压杆在输电铁塔和建筑结构中应用逐渐增多
扩大头锚杆是近几年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新型抗浮构件。工程实践表明,扩大头锚杆与抗浮桩相比具有成本低、施工简单、经济环保等优点,且具有较高的抗浮承载力。虽然扩大
生命线系统中,埋地管道系统是人类现代社会的经济能源动脉,主要负责运输自来水,天然气,石油,及供暖等。生命线系统是个长距离的工程系统,难以很好的避开高烈度、场地条件差等
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对单肢C型及开口双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截面立柱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开口双肢组合截面立柱轴压承载力建议计算
学位
网壳结构由于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能覆盖较大空间等优点,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展览厅、候车(机)厅、体育场馆和标志性特种结构等人员活动集中的建筑之中,由此引发的安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