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一旦破坏将导致整体结构的倒塌。目前有关的加固研究多以直接加固节点核心区的平面框架节点为研究对象,其成果难以应用于工程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一旦破坏将导致整体结构的倒塌。目前有关的加固研究多以直接加固节点核心区的平面框架节点为研究对象,其成果难以应用于工程实际。采用碳纤维加固与节点相连的梁柱端部来提高节点承载力的间接加固方式更适合于实际工程中带正交梁板的框架节点加固。本文结合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计划重点课题,对4个碳纤维布间接加固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系锚碳纤维间接加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工作机理和承载力计算方法。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4个1:2的碳纤维布间接加固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单向加载模型试验,研究了梁端穿翼碳纤维封闭条箍、阴角系锚U型碳纤维条箍和穿翼螺杆+钢板系锚碳纤维条箍等不同锚固方式下,加固节点的受力性能、变形特征和工作机理。2)试验结果表明,梁端采用穿翼螺杆+钢板系锚碳纤维条箍锚固的加固方式能有效避免梁柱端纵向纤维的剥离,明显提高节点的极限承载力。3)对四个节点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加固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及变形情况,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4)推导了系锚碳纤维间接加固混凝土框架节点梁端抗弯、抗剪及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可供加固设计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结构的迅速发展,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随着现代混凝土结构理论的发展,混凝土强度也日益提高,使剪力墙结构的承
边坡稳定问题是岩土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三维领域中得到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在三维分析领域对外凸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理论作了进一步研究。传统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修建了一大批混凝土桥梁,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交通量的增长和车辆荷载的提高,既有桥梁安全评估和使用寿命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由于存在问题的
碳纤维片材和玄武岩纤维片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是两种高效、经济和施工简便的加固材料。目前这两种纤维片材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
在我国西部黄土分布广泛,工程性质较差,尤其是黄土的湿陷性比较严重,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要求。本文以西宁曹家堡机场二期工程的湿陷性黄
目前,水平荷载作用下基桩的受力研究主要集中于桩顶受力的情况,而对于桩身水平受荷的研究少之甚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桩身承受水平荷载作用时钢筋混凝土基桩的受力性能和
随着强震观测技术不断的发展,以及强震台网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强震记录的不断积累,特别是大量近断层强震记录的获得,人们开始观察到近场地震动完全不同于远场地震动的特点,
大量震害表明,竖向地震动和摇摆地震动都会导致高柔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抗侧刚度越来越小,竖向地震动和摇摆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也会越大
膜结构作为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的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之一,其显著的特点是结构质量轻、柔性大、阻尼小,属于风敏感性结构。由于膜结构的体型复杂,国内外一般都通过风洞试验的
在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普遍存在柱的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的现象,常规的施工方法是节点部位用柱混凝土来浇筑,给施工带来不便,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如果节点部位用梁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