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建筑师内藤广在其建筑创作中,运用他独特的能力,将按人体尺度来考虑的建筑细部各组成要素这种微观的东西(建筑中的“1/1”)与建筑物场地的景观环境、历史文脉这种宏观的东西(建筑中的“1/2000”)完美结合。他作品所形成的强烈的场所精神,以及舍去空间形态作为建筑设计的主导地位,代之以时间占据核心的设计思想,表明了他在20世纪后期开始的建筑创作中强调“原生形态”建筑的探索,并通过深入研究建筑设计中各种复杂的组成要素,并使他们达到平衡来最终实现这一探索。研究他的“原生形态”的建筑创作,将为我国建筑创作道路提供另一种思考建筑的方法,在现今经济条件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对实现民族建筑、地域建筑的复兴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论文共五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阐明了“原生形态”的建筑的含义,并讨论了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及方法、论文的组织结构等。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首先通过分析他的建筑创作实例来体现他对建筑的“原生形态”的探索,其次论述了内藤广的建筑创作历程以及他建筑思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第三章通过分析在他近二十年的建筑创作中,不同时期里的公共建筑和住宅的代表作品,来体现他始终坚持的建筑思想以及对“原生形态”的建筑的不懈探索;随后,第三章将并不为大家所知的五十年代生日本建筑师内藤广的建筑创作历程予以介绍,并论述了内藤广探求“原生形态”的建筑思想的主要影响因素。论文的第三部分(第四章、第五章)是论述了内藤广的建筑创作对我国现今建筑发展的独特意义,并最后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