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对“数困生”的关注与研究始终是教育界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困生”问题长期以来客观存在,是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在当前“数困生”群体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下,教学工作除了要引导数优生向更高的方向进步外;同时还应该做好“数困生”的转化工作,找到“数困生”的障碍成因,对症下药,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这对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鉴于“数困生”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表现形式多样性,以及概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贯穿性和重要性。本文从概念学习出发,通过分析“数困生”在概念学习方面的障碍表现,来研究“数困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障碍特点,进而研究“数困生”转化策略。在研究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运用了Excel表格对问卷调查表数据和数学测试题的反馈数据汇总和比较;同时还使用了SPSS技术分析对数困学习障碍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表分析和聚类分析,进一步探究了障碍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大小,从而为教师教学和“数困生”的针对性转化提供依据。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数困生概念学习在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数学概念识别障碍、数学概念理解与转换障碍和数学概念应用性障碍。情感方面障碍主要表现为个人情感主导型障碍、意志型障碍和其他型障碍。行为方面障碍主要表现为:(1)对数学课程疏于准备,羞于表现,对于新方法新技能懒于尝试;(2)学习方法障碍;(3)执行力障碍等内在行为障碍,以及学习行为干扰型等外在行为障碍。本文还基于认知障碍的表现类型,分析了其形成因素,并针对数困生概念学习障碍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性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