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能重离子碰撞中,从高温高密度的粒子源中提取动力学演化过程的信息以及探测时空尺度的大小,强度干涉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方法。源函数中包括了源的空间分布、尺度等信息。一般在计算时默认关联函数是高斯的来进行拟合运算,而实验上,由于源的共振态衰变和集体膨胀等影响,真实源的分布并不是完全的高斯型。在实际的应用中,实验室系下的源与理想的具有完美高斯形状的源有很大的不同,拟合得到的HBT半径参数通常不能理想的反映源的时空尺度大小。实验上发现,HBT半径对横动量的依赖关系,在不同的碰撞能区都有这种相似的趋势:随着横动量(或横质量)的增加,HBT半径会随之有减小的趋势。 本文首先使用蒙特卡洛方法(MonteCarlo),模拟了一个高斯热源,不包含共振态衰变、空间动量关联或集体膨胀的影响,然后采用冲击波参数化模型对质心系200GeV能量下的Au+Au碰撞事件进行模拟。并对两个模型初步讨论了HBT半径的物理意义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干涉学分析和比较,然后进一步使用冲击波参数化模型来分析HBT半径与冻出粒子分布的关系和主要对其造成影响的两个因素:源的集体膨胀和共振态衰变。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冻出粒子在不同横动量区间的径向半径和横向半径的分布会产生改变,与静态源的高斯形状有一定的偏离。共振态衰变的产生的π介子大多远离于源的中心,使得源的空间尺寸变大,集体膨胀使冻出的π介子的HBT半径变小。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着HBT半径拟合的结果。本文对具有不同膨胀速度和包含共振态衰变的源中提取的π介子的空间分布图像进行了探讨,并从中提取HBT半径进行比较,分析了膨胀速度和共振态衰变对π介子的分布影响和对HBT半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