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消费社会背景下“城市综合体”研究的论文。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功能空间“有机共生”的表现形式,适应了城市“复合化、立体化、集约化”发展趋势,实现了城市空间重塑与功能重构,已经成为世界乃至中国城市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的新型空间实践。消费视角下,相较于单一的城市功能空间,城市综合体的空间体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公共休闲、购物消费、居住办公等功能,而是被扩展为具有多种功能、建构消费价值和生活价值意义的空间场所。城市综合体在内涵城市公共空间特征的同时,其背后也蕴藏着消费社会特有的空间建构策略和动力逻辑。在对城市综合体的产生、发展、现状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以南京河西万达广场为个案,借助空间社会学、消费符号学等理论,对综合体的空间属性、空间环境、空间人际活动等进行研究。试图回答“综合体如何建构的、是谁建构的?”等问题,透视综合体的建构策略、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理解这种空间建构策略和动力机制对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论断:城市综合体的空间建构策略是符号化,空间建构动力机制是“市场力+政府力”的组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反思现代城市综合体“消费性指向”、“符号化建构”以及政府和地产商主导的空间建构动力机制的负面影响:消费社会下的城市综合体在重塑城市空间面貌和功能形态的同时,也重构城市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与群体阶层。综合体建设中过度的消费主义和精英主义取向,将导致城市空间区隔、空间失衡与公共空间的缺失等。在当代城市综合体建设过程中,要实现综合体空间“城市性”、“公共性”与“消费性”、“符号性”的平衡,须引入“公民权”的空间建构力量,综合体的空间设计与空间分配应考虑公民的“城市空间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