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迁移率谱对大磁电阻材料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扑量子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及奇异的量子输运特性,成为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热点。拓扑量子材料常常存在多能带特性及很大的磁电阻效应。本论文利用最大熵迁移率谱对多能带特性的外尔半金属TaAs、TaP、拓扑材料PtBi2以及新型大磁电阻材料Ag3Sn的电子输运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TaAs的迁移率谱计算结果能够清晰的分辨出四个迁移率不同的带。在T=1.8 K时,对电导率的贡献主要取决于高迁移率的两个带,电子带eI(=13.42m2/Vs)和空穴带hI(=6.39 m2/Vs),而低迁移率的两个带(电子带eII和空穴带hII)对电导率贡献几乎为零。此外,电子带eI的迁移率远远大于空穴带hI,随着温度升高,电子带eI的迁移率下降速度远远大于空穴带hI,说明电子带eI的高迁移率是由外尔费米子导致的,极大磁电阻现象主要源于高迁移率载流子的贡献。T=80K时,迁移率谱演化为四个带对电导率均有贡献,电子和空穴的载流子浓度几乎相同,表明TaAs中极大磁电阻现象可能与电子-空穴的补偿机制有关。2.在TaP中同样观察到了四个迁移率不同的带。T=2 K时,对电导率的贡献主要取决于高迁移率的两个带,电子带和空穴带的载流子浓度几乎相同,表明TaP中的极大磁阻效应也与电子-空穴补偿机制有关。但与TaAs不同的是,在低温低磁场下TaP的空穴带迁移率大于电子带。3.对六角相PtBi2迁移率谱分析得出有五个迁移率不同的带。通过与第一性原理计算及ARPES测量结果对比发现,一个具有较高迁移率(=0.964 m2/Vs)的空穴带,对电导率贡献的贡献接近15%,可能与狄拉克电子有关。同时,电子和空穴之间载流子浓度不对称,表明大磁电阻现象与电子-空穴补偿机制无关。此外,各个能带的迁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但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谱的形状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在20 K以下电子结构几乎没有改变。4.对Ag3Sn的迁移率谱分析表明,低温下,存在迁移率不同的三个电子带和三个空穴带。迁移率最大的是电子带,且空穴型载流子浓度远大于电子型,表明其大磁电阻的起源与补偿效应无关,而与高迁移率的载流子有关。
其他文献
该文分析了定子铁心叠片接缝对电机磁通分布的影响,以及接缝不均匀时电机磁通的变化规律。采用不定积分的方法建立了电机动态过程产生的不平衡磁通的数学模型。应用ANSYS有限
为了比较夫兰克-赫兹实验中实验参数变化对伏安特性曲线的影响,针对实验软件数据导出会出错并且显示杂乱等问题,提出利用Access调出数据,并进行再处理。
以尼勒克县木斯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例,从水文地质条件角度来分析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地下水含水层特征。通过已建成的地下水观测井的水位观测、抽水试验等分析地下水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