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射血分数降低为特征的传统的心衰的发生率下降,而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以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病率为显著,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机制的认识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和动脉硬化常常同时发生于高血压患者和随龄的健康人。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了。高血压性心室重构以室壁肥厚,小血管疾病,心肌重排以及间质纤维增加为特征。从超声结构上高血压性心室重构可分为正常构型,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以及离心性肥厚。新近,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已经被证实是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标记物,而hs-TnT在没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还有待研究。方法:在社区健康调查的人群中,随机入选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排除了冠心病和糖尿病的349例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同质人群选出10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所有受检人群按照是否有高血压病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程度分为四组:Ⅰ为对照且舒张功能正常组,Ⅱ为高血压且舒张功能正常组,Ⅲ为高血压且轻度舒张功能减退组,Ⅳ为高血压且中度舒张功能减退组。在此基础上从高血压组中入选未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人群,将高血压者按照左心室重构的类型分为四组即正常构型,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以及离心性肥厚组。分别评价其临床特征,动脉僵硬度和左心室功能结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和hs-TnT水平。结果:动脉硬化指数随着左室舒张功能的减退而增加;单因素分析显示动脉硬化指数与左室充盈压指标(E/Em)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动脉硬化是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β=0.189,P<0.001)。同型半胱氨酸伴随动脉硬化指数和左室充盈压的增加而增加。当排除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等因素的作用同型半胱氨酸不仅与动脉硬化指数相关,而且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也独立相关。hs-TnT在高血压正常构型,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以及离心性肥厚组逐渐增加。hs-TnT水平与左心室重量指数正相关(r=0.344,P=0.027),与左室充盈压正相关(r=0.437,P<0.001),与反映中层缩短率的收缩功能指标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hs-TnT与年龄,性别,左室重量,左室舒张功能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独立相关。结论:在高血压者和随龄健康者,动脉硬化独立的影响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复杂的代谢因素间相互作用可能是血管-心室硬化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途径之一。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硬化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共同影响因子。hs-TnT,做为微量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以成为探测高血压者左心室重构和舒张功能不全的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