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膨润土制备吸附剂除磷除铬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磷引起的富营养化几乎遍及了每个湖泊,并且这个趋势还在加剧,促使了水体中的藻类快速生长,破坏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产生含六价铬废水的一些工业部门分布多而广,每天排出废水量比较大,然而六价铬的毒性很大,甚至很小的浓度也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水体日益遭到越来越严重污染的今天,研制处理含磷废水和含六价铬废水的有效吸附剂治理废水,使之达标排放是非常必要的,也很很迫切的。本实验利用膨润土特有结构和储量丰富的特点,具备被加工成廉价有效吸附剂的客观条件这一特点,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热无机及有机改性的方法将膨润土转变成有效吸附剂的新方法。微波加热制备吸附剂与传统方法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微波加热物料升温速度快,可将几小时的反应时间缩短至几分钟,大大缩短了样品的处理时间。无机镧改性膨润土最佳的制备条件是:硫酸的浓度为15%,氯化镧的浸泡浓度为0.4%,浸泡pH是在10以上,微波辐照功率为340 W,辐照时间为5 min。在应用实验中,对磷的最佳应用条件为: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溶液pH值为3~6,振荡时间为60min。此时对磷的去除率达到了99.96%,对磷的吸附量达到了24.99 mg/g,溶液中磷的残留浓度为0.02 mg/l。有机镧改性膨润土最佳的制备条件是:水浴温度为60℃,CTMAB的改性浓度为5%,微波辐照功率为166 W,辐照时间为6 min。在对磷的应用实验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溶液最佳pH值为3~4,振荡时间为60 min。此时对磷的去除率为99.95%,其吸附量为41.64 mg/g,磷的残留浓度为0.0262 mg/l。经过有机改性后,其对磷的吸附效果提高了60%左右。无机镧钛改性膨润土最佳的制备条件是:硫酸的浓度为15%,La/Ti摩尔比为6,摩尔总量为2.53mmol,浸泡pH是在10以上。在六价铬的应用实验中,对六价铬的最佳应用条件为: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溶液pH值为4~6,振荡时间为80 min。对六价铬的去除率为87.64%,吸附量为4.38 mg/g,六价铬的残留浓度为3.71 mg/l。有机镧钛改性膨涧土最佳的制备条件是:水浴温度为60℃,CTMAB的改性浓度为6%。在对六价铬的应用实验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溶液最佳pH值为6,振荡时间为80 min。此时对六价铬的去除率为90.72%,吸附量为6.80mg/g,六价铬的残留浓度为2.78mg/l。经过有机改性后,其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提高了30%左右。
其他文献
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它反映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积存规律,也反映在特定功能条件下水体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本文主要是从水环境容量的角
审美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史上,自古有之。近代以来,王国维在我国首先提出西方的审美教育,蔡元培更是将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于学校教育当中。民国时期,审美教育逐渐开始融
概述月见草用于化妆品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对月见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对其与化妆品应用相关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对其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针织行业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成的产业链。其中全自动提花手套机作为编织机的一种,其效率高、成本低、定制性强,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稳固住国内市场,并且扩展国外市场,本课题设计改良了现阶段国内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控系统,能够适应七针、十针、十三针等针板,可以编织各种特殊形状的手套,以及更多、更复杂的提花花型,满足了现今人们对手套品质、美观程度日渐提高的要求。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稳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镇地区面临经济高速增长的迫切要求。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资源型乡镇,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提高,资源的丰度降低、储备
传统的排水体制为末端处理模式,水和物质元素单向流动,水和营养物质的资源化和循环利用难于实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半集中式处理系统”概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铅铜锌镉是土壤中比较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徐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煤
本文从微观视角分析了社会网络通过融资渠道影响家庭创业的作用机制,并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家庭社会网络越广,家庭创业的机会
曹操在公文写作上一改两汉靡丽、骈文化的公文文风。内容上不拘传统,叙事简洁严明,语言典雅简炼,篇幅短小精焊,体现了公文与散文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成了公文与文学散文正式
<正>案例背景:根据医院发展及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深入推进,青年护理人员已成为临床工作的主力军。但是青年医护人员临床经验明显不足,在评判病情时难以实现同质化与科学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