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错配的现状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ongqing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被逐步纳入到世界经济运行的轨道。作为货币尚未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导致了严重的货币错配。货币错配问题的研究为外汇储备管理、外债管理、汇率制度选择、外汇政策改革、国际贸易摩擦、银行监管等诸多国内经济热点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可以说货币错配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各个重大方面的关键问题。 对于货币错配的研究,理论界更多的是关注贬值预期下存在净外币负债的情况,而中国的现状却与此恰恰相反。本文中,作者在对传统研究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采纳了莫里斯·戈登斯坦和飞利浦·特纳提出的累积实际货币错配(AECM)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中国统计数据的特点,对其进行了改进,并用该指标对1985~2006年中国的货币错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中国净外币资产头寸规模增大导致的货币错配日益严重。为了更好的分析中国货币错配的成因,作者对中国的货币错配进行了结构分解,分别对与货币错配相关的因素,如外汇储备、汇率预期、热钱流入、外贸顺差、FDI余额等详细地分析阐述,并对中国货币错配的经济效应进行归纳。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缓解和控制货币错配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其他文献
虽然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利于其发展的问题。2005年初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