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方言一般指北京话。狭义的北京方言主要就是指没有进入普通话的那些口语词和土语词,即北京土语(土话),这也是北京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词汇方面的最大不同。我们选取董树人《新编北京方言词典》(2010)中的777个双音节动词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语音方面,我们主要是对双音节动词的轻声现象和特殊的语音现象进行了分析。有将近七成的轻声现象且所有轻声都分布在双音节动词的末尾音节上;特殊的语音现象,普通话中无而北京方言中有的情况要远远多于普通话中有但并不常用的情况。普通话中不存在的语音,约四成不符合音节拼合规律。在语法方面,我们主要是对这些词的语法结构、较之于普通话的同形词、构词特点进行了分析。合成词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单纯词的数量;同形词中,只有一成的同形词与普通话仅存在语音差异;与普通话词性相同的同形词约有七成,与普通话词性不同的同形词约有两成;构词特点上,重叠构词比例极小但是比较齐整。词缀构词约有三成,是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最突出的一类构词现象。在语义方面,我们主要是从单义词、多义词以及特殊语义现象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单义词约有七成,这些单义词中将近八成的词都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多义词约有三成,且大多数的义项数量为两个;各义项之间具有语义相关性的有将近八成;特殊语义现象方面,首先存在大量的一义多词现象。其次,语义更细致。在语用方面,我们主要分析了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语用色彩、词缀构词与语用色彩以及特殊的语用现象。很多双音节动词具有幽默调侃、讥讽斥责、劝阻提醒等语用色彩;词缀和语用色彩具有一定关系;特殊语用方面,在这些词中存在着委婉语与讳饰语、詈辞与粗话、儿语、流氓语、命令语怒斥语等。最终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方言的词不等同于普通话的词,他们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北京方言有自己专属的色彩,而这些与普通话不同的专属色彩是值得我们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