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优秀女子单打选手(李娜、郑洁、彭帅、晏紫、李婷、孙甜甜)和世界优秀单打选手(包括莎拉波娃、达文波特、毛瑞斯莫、海宁、克里斯特尔斯)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临场观察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在对2006年我国网球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参加的几项重要赛事的技战术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通过与世界优秀选手在临场技战术的运用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上,我国选手在发球速度、落点和旋转方面和国外优秀选手有很大的差距。国外优秀选手在发球速度与落点、旋转的结合方面做的比较好。国外优秀选手发球战术紧紧围绕一发和二发的高得分率,而不仅仅是高成功率。国外优秀选手在发球与第三拍抢攻的衔接上比较好,而我国选手在这方面有欠缺。2、我国选手接发球手段相对单一,接二发主动进攻给对手施压不够狠,接发球与第四拍的防守反攻衔接不够好。我国选手接发球的信心方面有待加强,国外优秀选手经常在对手的接发球局给对方很大的压力,尤其给对方的二发施压较多,接发球后防守第三拍时变被动为主动的能力较强。3、我国选手擅长于底线抽击,但无谓失误过多,非受迫性失误率高于世界优秀选手。我国选手底线的对攻或相持中线路和节奏的变化不够丰富,主动上网意识不足。国外优秀选手在底线击球手段丰富,稳定性高。关键分时运用技术的能力高于我国选手。4、我国选手无论是在上网次数还是成功率方面都和国外优秀选手有很大的差距。5、我国选手在切削技术上运用较少,主动利用切削改变击球节奏或切削上网战术运用方面不熟练。防守中切削回球质量不高,常伴随高失误。并提出了如下建议建议:1、技术训练要和比赛实际相结合。2、调整技战术训练的比重,要重视战术训练。3、要重视身体训练,尤其在比赛期间,身体训练要符合项目本身的特点。4、要重视心理训练,尤其在关键分时的心理训练,训练要和目的性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