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功能配合物的合成及研究的快速发展,具有光、电、磁等特性的分子基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优越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世人所瞩目。围绕此方向,本论文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解析了108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
1.以4-(3-吡啶)-1,2,4-三唑(pytrz)为配体,在混合阴离子的诱导下,首次得到了基于M<,6>L<,12>和M<,24>L<,12>笼的三维配位聚合物和第二例M<,6>L<,12>孤立的笼状铜配合物。阴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表明,M<,24>L<,12>三维配位笼中的混合阴离子ClO<,4>和BF<,4><->能够被ClO<,4><->完全取代;M<,6>L<,12>孤立的笼在阴离子交换过程中转换为M<,24>L<,12>三维配位笼,首次报道了由孤立的笼到三维配位笼的转化;以不同的阴离子为模板,pytrz与铜盐反应,得到一系列二维、三维配位聚合物,系统地研究了影响终产物配位框架的因素。
2.以三唑衍生物为配体,首次成功地合成出一系列以四核银簇[Ag<,4>N<,12>]为结构基元的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和发光机理,质谱与核磁研究结果表明,四核银簇在DMSO溶液中仍保持其完整性;采用二齿、三齿和四齿三哗衍生物为配体,成功地组装出一系列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银配合物。
3.以氧二乙酸(H<,2>oda)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Ln-Ni、Ln-Co、Ln-Mn、Ln-Zn、Ln-Cd、Ln-Ag、Ln-Pb、Ln-Mg和Ln-Ca异金属配合物,系统地研究了稀土和多种金属配合物的自组装;在α-和β-构型的异会属配合物中分别存在不同结构的“水管”和二重穿插三维超分子网络;首次研究了3d-4f异金属孔材料的氢气吸附性质,发现Sm-Zn和Ce-Zn在3.4 MPa和77 K时氢气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1.19和1.34 wt%;系统地研究了3d-4f异金属配合物的磁性,变温磁化率、场冷却和零场冷却磁化强度以及磁滞回线测试表明,Nd-Ni为T<,c>=22 K的铁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