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探究SLC5A8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状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究SLC5A8基因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SLC5A8基因甲基化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40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1)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SLC5A8基因m RNA表达水平。(2)提取组织DNA,对DNA进行亚硫酸盐修饰后,应用MSP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SLC5A8基因甲基化水平。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应用方差分析,其余结果应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或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实时荧光定量PCR中的扩增循环数差值(△CT)进行统计分析,可见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组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的△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P<0.05),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P>0.05)。凝胶电泳显示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仅30%(12/40)显示出明显条带;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有75%(30/40)显示出明显条带;相应的正常结直肠组织中有77.5%(35/40)显示出明显条带。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SLC5A8基因m RNA的转录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82,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SLC5A8基因m RNA的转录阳性率没有差异,而二者均与癌组织有显著差异。(2)40例组织SLC5A8基因甲基化PCR结果显示,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有72.5%(29/40)显示出明显条带;相应的癌旁结直肠组织中有10%(4/40)显示出明显条带;相应的正常结直肠组织中仅有5%(2/40)显示出明显条带。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SLC5A8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68,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SLC5A8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二者均与癌组织有显著差异。SLC5A8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关系的分析显示,SLC5A8基因的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以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1)SLC5A8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明显降低,该基因表达的沉默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2)SLC5A8基因甲基化在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明显增高,SLC5A8基因的沉默可能与其甲基化相关。(3)SLC5A8基因甲基化研究可能为大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