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美术馆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n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于21世纪,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代信息社会的变化,伴随传媒艺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教育已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公民大众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校中学习,对校外社会教育需求增大,越发凸现美术馆教育的重要性是学校外社会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实施社会教育的最佳场所。随着大众对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视,对文化艺术教育起支柱作用的美术馆教育得到认可,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要求美术馆教育功能进一步拓展,向美术馆教育国际化方向发展,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美术馆教育的实践经验,才能充分发挥美术馆教育所包含的促进国际理解,和体现通过艺术沟通多元文化的价值。所以美术馆教育向国际化发展趋势是必然的,美术馆教育国际化已是世界美术馆教育发展的趋势,当前对美术馆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研究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从三方面对美术馆教育国际化进行分析探讨的。 1、美术馆教育国际化概述,阐述美术馆教育国际化涵义及美术馆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 2、分析美术馆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源动力,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推动,是当代信息社会要求,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各国政府及国际美术组织的推动,是当代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以及美术馆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3、探讨美术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是通过增强美术馆教育国际化意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相应的美术馆教育组织机构推动美术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培养美术馆教育国际化人才;努力开拓美术馆教育国际化服务空间,拓宽各种渠道,提高美术馆教育国际化竞争力。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课题是“浅论瞿希贤的合唱创作”。 瞿希贤,中国著名的女作曲家。1919年生于上海。读教会中学时开始学习钢琴,并参加赞美诗演唱。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积极投身抗日
期刊
日语中的“音乐”一词源于中国。包括音乐在内的中日两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通过遣唐使制度,日本把唐朝先进的文化带回日本,促成了文学、音乐、绘画、建筑、医学等领域的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