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贸易与能源经济战略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de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中国的煤炭出口再创新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所开采的煤炭仅供国内使用,而原油的外贸依存度也上升至50%。与此同时,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也一再突破新高,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能源成为各个领域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的迅猛攀升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能源安全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保障能源长期可靠的供给以及能源价格的稳定成为突破制约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瓶颈的最重要任务。单纯的依靠能源进口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出口国政治经济局势变动、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以及运输环节安全带来的影响。同时传统能源生产环节以及使用环节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建设绿色GDP不仅被提升到政府执政目的之一,同时也得到了众多企业以及普通民众的响应。 本文从中国目前的能源状况入手,详细地介绍了各种主要能源的储藏量以及可持续开采情况,并分析了目前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之后介绍了当前我国能源贸易的现状,近年能源价格的走势以及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分析在政府介入以及企业合作两种因素约束下各国能源战略的选择,通过比较发达国家美国以及具有相似国情发展中国家印度的能源策略,提出我国能源贸易新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方向。国内能源企业可以通过境外上市以及股权合作的方式合作开发境内外能源。同时积极参与境外勘探开采,向生产链上游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文章的最后针对今后能源体系的建设,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以及能源价格机制的形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股票作为资本证券化的工具,是一种虚拟资本的代表。它本身不具有价值,之所以具有价格,是因为它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流通并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具有价值形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
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份额。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同时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会通过国有资本管理去执行这一重要职能。大规模的国有资本不仅是长期以来国家财政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