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1-2和Bag-1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分析B细胞淋巴瘤-2(B-cell leukemia-2,Bcl-2)和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 associated athanogene-1,Bag-1)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强度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于2004-2012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的标本50例。30例正常胆管组织取自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的胆囊管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Bcl-2和Bag-1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组间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关系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Bcl-2和Bag-1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8.0%,70.0%)均高于胆囊管组织(43.3%,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和Bag-1的表达程度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Bcl-2和Bag-1的表达呈一致性。  结论:  Bcl-2和Bag-1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Bag-1可能协同Bcl-2参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两者的表达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及影响其1年死亡率的危险因素。  方法  随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至2010年间9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总结患者诊断年龄、合
目的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癌的最有效手段。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及储备功能不足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是肝切除术后致命的并发症,研究发现当正常肝脏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uto-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3年12月恶性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