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4月至2019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2例SPTCL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12例SPTCL患者,男7例(58.3%),女5例(41.7%),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中位发病年龄28.5岁(18-65岁),8例<35岁(66.7%)。2、临床表现:皮损表现为多发的痛或无痛性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4月至2019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2例SPTCL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12例SPTCL患者,男7例(58.3%),女5例(41.7%),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中位发病年龄28.5岁(18-65岁),8例<35岁(66.7%)。2、临床表现:皮损表现为多发的痛或无痛性皮下结节,最常见于躯干(100%),其次为双下肢(8/12,66.6%),面部占8.3%;12例患者均伴有全身症状,以发热最常见;7例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7/12,58.3%);眼浸润、肺浸润各1例,1例EBV抗原抗体阳性。3、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12例患者病变主要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单个脂肪细胞周围有非典型淋巴样细胞呈“花环样”浸润。12例表达T细胞免疫表型CD3(12/12,100%),11例表达CD8(11/11,100%),8例表达细胞毒性分子Gran B(8/11,72.7%),11例表达TIA-1(11/11,100%),所有进行CD20(10/10)、CD56(9/9)、EBER(7/7)检测的病例结果均为阴性。4、影像学:6例治疗前行PET-CT检查,SUVmax范围为2.8~13,均考虑皮下脂膜炎样淋巴瘤;6例治疗后行PET-CT进行疗效评估。5、治疗及预后:1例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失去原发病治疗机会。11例初始方案为CHOP/CHOP样方案,初始治疗后有7例获CR,1例SD,3例PD。共2例为复发难治,1例使用沙利度胺单药治疗,1例使用环孢素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均获CR,目前存活。对12例患者随访至2020年5月23日,最长随访时间74月,平均生存时间58月,共有2例失访,7例存活,3例死亡,其中2例因病情进展死亡,1例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死亡。结论:1、SPTCL好发于年轻人,35岁以下多见。2、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者,应尽早积极干预治疗。3、诱导化疗CHOP样方案治疗有效;沙利度胺单药治疗或环孢素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对复发/难治性SPTCL可能有良好疗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可能降低本病复发风险。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既往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类似,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骨钙素(osteocalcin,OCN)具有糖代谢调节的功能,被证明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减少脂肪堆积。因此,本研究旨在阐明骨钙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发展之间重要关系,骨钙素-胎盘的作用及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现状;了解影响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为肺癌术后患者早期活动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03月至2019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住院并在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的120例患者,采用(1)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2)临床资料调查表;(3)早期下床活动记录表,调查肺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包括首次下床活动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应用于胸腔镜(VATS)肺部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探究其可行性,以及分析影响加速康复外科应用效果的因素。方法:因本中心2018年初开始接触和试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经过1年持续的探索和总结,于2018年底开始实施了较为彻底和系统的加速康复外科方案。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度和2019年度在本中心进行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部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恶性程度极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被称为“癌中之王”。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一类长约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s,通过碱基互补与靶m RNA分子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导致m RNA降解或翻译抑制,最终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
目的:比较胸腔镜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一侧肋间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前纵隔占位病变的患者6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剑突下VATS组33例与经肋间VATS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胸管留置率、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止痛药使
目的:探讨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ALRP)中使用可调式“回形针”技术缝合背深静脉复合体(DVC)和保留功能性尿道长度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由同一术者操作完成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且术中均采用可调式“回形针”技术缝合背深静脉复合体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30例患者的
目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自从其用于骨科手术已有60余年的历史,因其良好力学性质、可注射性、稳定的性质等目前仍是应用最广泛的骨水泥之一。但是几十年来PMMA骨水泥的缺点也不断被发现,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因此本文结合PMMA骨水泥和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各自的良好性质,按照不同质量分数将其混合,来制备强度更加接近骨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中循环系统的变化,了解儿童肝移植术中麻醉管理的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20年03月期间接受肝移植手术的儿童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4个月~10岁,ASA分级III~IV级。术中分为非PICCO监测组(A组)(24例)和PICCO监测组(B组)(32例)。所有患儿入室后监测心电图(ECG)、上肢无创血压(NIBP)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麻醉诱
随着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等再灌注治疗的广泛开展和及时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死亡率明显降低。然而,如何改善该AMI患者的临床预后成为另一个重大难题。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ury,MI
目的:研究在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ISA)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人工髋关节翻修术(RHA)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对2015年至2019年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围手术期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技术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进行血液保护;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联合使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技术,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