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入学门槛降低,学生入学机会增多,问题大学生群体的出现在所难免。该群体的出现一方面代表大学生个体发展偏差的内在表征,另一方面折射出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外在表现。当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特殊阶段,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哪部分学生被认定为问题大学生,探究什么原因被认定为问题大学生,以及如何形成一套系统可行的教育矫正体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使研究具有针对性,本文以道德失范型问题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立足L高校实际,动态研究,选取鲜活、丰富的信息,为求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矫正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问题提出,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文献综述为理论依据,仔细研读国内外专家学者已有的成果;第二部分:道德失范型问题大学生的分类。这一部分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具体案例和问卷数据开展细致分析,将道德失范型问题大学生划分为社会公德失范型、家庭美德失范型、学术道德失范型、网络道德失范型,并梳理各类失范现象的现状。第三部分:道德失范型问题大学生成因分析。这部分主要围绕学校、家庭、社会、自身四个因素展开论述,概括道德失范型问题大学生形成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道德失范型问题大学生教育矫正策略。这一部分重点突破“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视角下提出培养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强化大学生道德践履能力策略;在矫正视角下提出建立大学生道德规范档案库,完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制;在管理视角下提出德育与规范性管理相辅相成,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师德建设等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