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全球各领域的普遍重视,逐渐成为了世界发展的共同目标。近年来,有关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观点也开始普及,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动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于此同时,中国最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也就此展开。城市中存在的数目和面积巨大的历史地段成为了实践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契机。相比过去大拆大改的城市更新方式,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本身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相比较新建而言,旧街区的改造再利用不会耗费大量宝贵的资源和能量,不会对城市造成严重的污染与浪费,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规划设计以及技术手段改造,可以提高历史地段运营能效,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所以在上述背景之下,本文立足于可持续理念,结合镇江市西津渡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实践,对旧城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更新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更新规划与设计策略。
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严峻的环境压力以及旧城更新矛盾,明确了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其次,从可持续发展模式入手,确定了以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文化为先导的发展模式,并强调了历史地段中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系统整合。随后,结合镇江市西津渡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具体实例,从规划以及建筑两个层面入手,尝试探索历史地段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方式方法。最后,通过对既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总结与延伸,构建了历史地段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标准,并且通过西津渡项目的自评估,发现评价标准以及规划设计的不足,并作出相应调整,以期完善评价标准与规划设计,为中国大规模旧城改造提供些许帮助。